- ·上一篇文章:语意连贯题十大解题技巧(语意连贯题答题技巧)
- ·下一篇文章:行测错题分析(行测错题控制的范围)
观点援引法 例题(观点援引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观点援引法?它对于选调生行测考试中言语题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下面,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进行解析,希望可以给广大考生带来帮助。
观点援引法是指文段中通过援引别人的观点来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向援引,即所援引的观点从正面对作者自己的观点进行支持或加强。标志词为“正如”等,通常以“因此”“所以”“可见”“总之”等引出作者观点。另外一种是反向援引,即所援引的观点与作者的观点背道而驰。标志词为“有人认为”“通常认为”“传统认为”“有一种观点认为”等,通常以“但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引出作者自己不同的观点。以几道题为例进行说明。
1. 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罄、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和谐源于中国古典音乐 B. 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 C. 中国人很早产生了和谐观念 D. 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和体现
文段先是援引了孔子的观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接着用一个表结论的关联词“所以”引出作者的观点“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可见,作者的观点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前面是一个正向援引。最后用一个中国古代乐器的例子来证明这一观点。B选项正是作者观点的同义替换,这里差异与多样性是近义词,故选B。
2. 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B.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 C.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 D.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 文段首先援引孔子的观点“未知生,焉之死”,指出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关注,然后通过正向援引的标志词“正如……”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表明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人关注生远胜于死。最后一句从侧面点明,人们表面上关注死,实质上是对生的进一步关注。即中国人对生死问题的关注实际上是以生为旨归的。本题答案为C。
3.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即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注重美与善的统一。言下之意则是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笔者认为,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它给美既赋予善的品格,又赋予真的品格,而且真的品格大大高于善的品格。概而言之,中国古典美学在对美的认识上,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观点( )。 A.正确而不流行 B.流行而不正确 C.新颖而不流行 D.流行而不新颖
文段开头部分用一个标志词“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引导出一种观点即”中国古典美学不那么重视美与真的统一”,这里是一种反向援引,接着作者用“笔者认为”点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即“中国古典美学比西方美学更看重美与真的统一”,由于作者自己的观点与所援引的流行的观点是反向援引关系,因此作者的观点就不可能是流行的,首先排除BD两项。而作者的观点“中国古典美学……是以善为灵魂而以真为最高境界的。”相对于“流行”的观点而言,别具一格,比较新颖,但并没有证据说明作者的观点就是正确的,因此A选项也要排除。所以作者的观点就是新颖而不流行的。故选C。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