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集合推理题目(判断推理之集合推理)
- ·下一篇文章: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
我想看申论答题技巧(申论看答案有用吗)
在国考申论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会深深被某些难题所困扰。而分析近几年的考情,综合分析题可谓是越出越难,且考察频率也愈发高涨,已然成为考生复习备考中的重点、难点所在。而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带大家揭开综合分析的神秘面纱。
一、把握关键,找到作答重点。
近年来国考综合分析题目考察的最大特点就是题干愈发抽象,往往让考生看过后感到一头雾水,而要能够在此题型上拿高分,就必须找到作答的关键点,即把握关键词。拿17年真题为例 “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向,才能真切体会到‘儒’之‘柔’,要求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从题干中,我们不难得出,关键词有两个部分,“水的意向”;“儒之柔”。那么后续的答案就需要我们仅仅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展开。
二、梳理材料,围绕关键词找点。
找到关键词之后,需要做的就回归给定资料,围绕关键词去找点。在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近年来,命题人对于材料出处的原文进行了删改,让材料变得晦涩难懂,若是在考场之上要想完全看透命题人的意图,着实难度不小。故而,要我们能够转换思路,从材料每一段中去提炼要点即可。
我们还拿17年副省真题为例,材料3中提到“‘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从材料此段中反复强调了一个关键信息“等待”那么我们把这个关键词提炼出来,写入我们之中。
三、逻辑清晰,规范呈现要点。
综合分析题一般是要求围绕某个话题谈看法、见解。其常规的作答思路为: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根据前两步所找到的答案要点,按照这个思路将答案整合后呈现即可。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劈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对于国考的复习备考更是如此,要能够洞悉题目规律,掌握作答技巧,方能在复习路上事半功倍,最终一举成“公”。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