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教师招聘《教师法》之教师的权利包括(教师法中教师的权利)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行测来得及做完吗(公务员考试行测能答完吗)
歧义句 解释不清楚(句子歧义消除)
关注公务员考试网微信号:gjgwyorg,了解更多公考资讯!
表意不明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病句类题目中的常考题型,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有多种意思让人难以理解,犹如“雾里看花”。一般来说,一个句子只表达一个意思。如果一个句子在上下文中有多种意思,使读者产生误解,那就是一种语病,这种语病被称之为歧义。公务员考试网(http://gjgwy.org/)发现,歧义句是最常见的语义不明的病句,按照句子中歧义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词语间的关系不明
例1.请你告诉小王,我们要学习文件。
【解析】“我们”可以包括小王,也可以不包括小王。“要”可以修饰是“学习”,也可以是“文件”。第一重意思是:我们要学习,学习的内容是文件;第二重意思是:我们要文件,要的是有关学习的文件。
例2.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解析】“其他”既可以指代“学校”也可以指代本校的其他领导。
2.指代不明
例1.时间过得真快呀,记得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才六岁。
【解析】“六岁”指代不明,既可以指代“我”,也可以指代“你”。
例2.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
【解析】“这样”指代的有可能是英勇,有可能是不英勇。
3.词语的多重含义
例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解析】“看不上”有看不起、轻视的意思;也有看不到的意思。
例2.那五箱书准备送青岛第一图书馆吗?
【解析】“送”有赠送,给的意思;也有运输的意思。
4.词性不同
例1.门没锁,我们就进去了。
【解析】“锁”,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容易产生歧义。
例2.我要热饭
【解析】“热”可以做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
5.停顿歧义
由于句子结构的不同停顿组合而造成的歧义,在不同的地方停顿,句子意思会发生变化。
例1.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解析】这句根据停顿不同,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即能力有限;二是“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即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6.句意不明
例1.到带领参观火锯厂和森林轻便铁路是我们这次旅行的归途。
【解析】不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句意不明确。
公务员考试网(http://gjgwy.org/)建议考生们在看句子时一定要看清楚,不要雾里看花错解题意,给自己的成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注公务员考试网微信号:gjgwyorg,了解更多公考资讯!
推荐阅读
加强公务员考核要建立科学考评机制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见问题解答汇总
公务员考试公平不公平?六点打消你的疑虑
如何拧紧公务员队伍道德建设的“总开关”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