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高温补贴事业单位有吗(高温补贴适合哪些岗位)
- ·下一篇文章:儒学在中国存续了2000多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儒学过程)
魏晋 文学(魏晋文学作品)
【导读】
在常识考试中,人文知识是考试的常客,从先秦文学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至近现代文学,可考的点非常之多。上一期我们已经给大家总结了汉代文学的知识要点,今天小编继续给各位考生总结紧接着的魏晋文学。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魏晋南北朝适逢乱世,战乱带来的民族分裂也带来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当时的作者亲眼看着满目疮痍,内心感觉会更深厚,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大都会有国家、社会、人生的思考。
首先是建安文学。名来源于汉末皇帝汉献帝的年号,以曹操父子为核心,也即曹操、曹丕、曹植,统称为三曹。曹操的诗歌具有感性沉郁悲怆的特点,体现很强的政治理念,代表作品如《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体现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则抒发了他不甘衰老,始终追求伟大政治理想的豪情。曹丕擅长七言,如《燕歌行》。曹植代表作品如《洛神赋》、《白马篇》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被称为“才高八斗”的是曹植而不是曹操。
建安文学除了三曹父子,主力还有被称为建安七子的包括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其中王璨、刘桢的成就最高。这里要注意的首先是三曹并不在建安七子之中,三曹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而不是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其次在题目中一般提到建安文学则会引出正始文学的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统治的残暴血腥,作者们不能直抒胸臆,故大多采取笔形、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一时期知名作品如《广陵散》。
魏晋文学中独树一帜的则一定要讲到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为五柳先生,又因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谥号又称“靖节”。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等,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达到了“无我之境”,另外一位山水诗人谢灵运,两人擅长自然景物,后世将其并称为“陶谢”。
以上是今天总结的主要的魏晋文学,这一时期由于没有统一政府,文学可谓“百家争鸣”其他代表性的还有志怪、太康体等,考生们有兴趣可另外进行了解。下面通过一道真题来检验今天大家学习的情况。
【真题演练】
1.下列并称为是建安七子的是?
A.嵇康
B.阮瑀
C.王璨
D.阮咸
【答案】BC。解析: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其中王璨、刘桢的成就最高。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故本题答案为BC。
相关文章:
第1篇 公务员面试用播音腔(有声阅读招聘)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人有听书习惯,数字化阅读中,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集中推出一批大师级课程,这些在各自学科深耕细作的学者,通过在线音频,把更多专业知识讲给大众听。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平均水平(17.
第2篇 公考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公务员三类人员考试是什么) 作者:admin
近年来,各省、市组织部为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对乡镇干部的选育用留管理,逐步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优秀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当中选取优秀人员到乡镇(街道)担任领导班子,参与基层管理。那么这三类人员如何备考呢?依据基层现状,公考资讯网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一是知党史国情考情。党史国情,考试中多有涉及,这些是基础知识,作为每一个准公务员都应该有这些积累。备考可以从党员“两学一做”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要看形象吗(公务员面试看脸吗) 作者:admin
公务员面试究竟考什么?事实上,考官衡量考生面试的表现有一定尺度,但这个尺度绝非外面所传的“套路”和网上流传的所谓“标准答案”。面试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面试从来就没有标准的答案,而只有答案的标准。外界普遍传授的所谓“套路”和提供的所谓“标准答案”,表面上是给
第4篇 安徽省公务员考试招聘网(安徽省公务员考试2021年报名官网) 作者:admin
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一、关于报考条件1.哪些人员可以报考?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安徽省202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以下简称《招考公告》)和本指南中规定的报考条件以及招考职位规定的资格条件的,均可报考。2.哪些人员可以报考面向“应届毕业生”职位?(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
第5篇 2018年福建公务员行测(2018年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作者:admin
中公教育专家在充分研究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基础上,将分五部分为大家逐一讲解,希望对广大备考2018福建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一)言语理解与表达1.真题特点2017年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题量为40题,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