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申论热点

    申论写作:(热点评论)六十二

    作者:毛显涴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1 08:35:38

    一、公务员“非常幸福”比例最高说明啥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领导的中国民生指数课题组,去年完成了《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分析被调查者的所属行业和职业后发现,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2月18日人民网)

      较之以往一些调查机构得出的公务员“幸福感最强”、“总体幸福感最好”、“职业幸福感排名第一”的结论,“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的说法有些矜持,尽管意思并无二致。不过,吴晓灵是央行前副行长的职业背景,决定了他注重用数据分析说话,据了解他牵头的课题组作为相对独立的调查机构,正在构建一整套旨在改变GDP导向的地方政绩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因此,他们有关公务员幸福感的调查结果,对我而言可信度是较高的。

      这两年,公务员在各类“幸福感”的调查中屡屡拔得头筹。对于此前林林总总类似调查中“公务员最幸福”的结果,我确实没去多想,都是不惮于最善良的心去揣测的。公务员因“公”而存在,为“公”而工作,职业荣誉感肯定是有的。问题当然难免,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仆人服务主人,也不能总是勒紧裤腰带的。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次让人嗅出异味的,是报道中的另外关键一句: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

      按我的理解,“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农林牧渔水产生产人员”的简称是工人农民,过去叫“劳苦大众”。这个庞大的群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公务人员的衣食父母,是主人。仆人最幸福,主人最不幸福,说起来近乎于玩笑,不必当真,但这个结论赫然出现在权威的民意调查中,不免让人感觉怪异。

      正常的逻辑是,公务员的幸福感应该来自职业责任。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务员的幸福应该源自人民的幸福;公仆的幸福感强,主人的幸福感应更强才是。现在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公仆的幸福感超过了其主人——工农大众,就不难明白公务员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了。

      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其所著的《正义论》中提出了“分粥法则”,他把社会财富比作一锅粥,由此提出了五种分粥的办法。其中第五种办法,是让分粥者最后领粥,即要等所有人把粥领走了,自己才能取剩下的那份。让分粥者最后领粥,这就给分粥者提出了一个最起码的要求:每碗粥都要分得很均匀。道理明摆着,倘分得不匀,最少的那碗粥便只好留给自己;只有分得平均合理,自己才不至于吃亏。这个“分粥法则”高度体现了现代规则意识:公平公正。

      公务人员回答“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工农群众回答“非常幸福”比例最低,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很简单,不管行政资源还是社会资源,负责“分粥”的公职人员总是有权第一个挑选自己喝哪一碗,他肯定选择最好的那碗。所以,其他喝粥的人总是吃不饱,而且心里也觉得不公且无奈。这就应了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有滥用权力为自己谋求私利的倾向”。显然,公务员们正是滥用了主人赋予的管理国家事物的权力,借着近水楼台谋了一己私利。


      眼下,在住房、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收入差距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领域,公众的普遍焦虑越来越强烈。而一些地方政府正在给公务员变相发放高达几十万的巨额住房补贴,有的对辞职下海的公务员竟然给予几十万元的奖励。为了保证公务员的养老金待遇,有的地方正不惜降低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金待遇。一些地方公务员招考为干部子弟“量身定做”。这么多年的改革中,承担改革阵痛和成本最小的是公务员群体,不仅如此,只要有机会,他们就去谋求“更大的幸福”。这更大的幸福的背后就是滥权,就是不让别人幸福。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都知道官要知天意、知地意、知民意,故而一县之长称其为“知县”,一州之长称其为“知州”,一府之长称其为“知府”。毛泽东时代,共产党的官叫做“干部”,“干部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在现代社会,政府是受纳税人委托组建起来的公共机构,受纳税人供养,为纳税人服务,公务员必须全力以赴为纳税人这个“雇主”工作。现在,幸福着的公务员群体中,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念及“尔俸尔禄”皆“民膏民脂”,决定让自己先成为最幸福的人时候也不管民众答应与否了。

      我决不反对公务员有幸福感,但是必须警惕公务员成为幸福感最强的那一部分人。因为在一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社会里,公务员首先成为最幸福一族,就意味着公权力的走私、公平正义的缺失和执政理念的走偏。这种人非但不可能为老百姓造福,而且往往容易成为民众幸福的销蚀剂。唯有从制度设计上强化公民权利,才能让公务员正回归“公仆”的角色,也才有可能实现“轮流分粥,分者后取”。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