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上海要打造"设计之都"
- ·下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效能政府建设
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积累:多维度的中国梦
21世纪,世界正将目光投向“中国梦”。随着“中国梦”在实践中逐步推进,其底蕴和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中国梦”必将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梦”的历史境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耻深痛极的近代百年,是“中国梦”的萌发阶段,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作为一种最为朴素、浓烈的民族情感,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强烈的忧患意识,无论是谭嗣同“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哀恸,还是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的决绝,所体现的都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与焦虑;二是坚定的民族自信,始终坚信无论面临怎样考验,终将转危为安、再造辉煌,梁启超呼唤的“与天不老”“前途似海”的“少年中国”鼓舞一代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习近平总书记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真正是苦难深重、命运多舛。” “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使中国对现代化的第一要求就是成为物质上强大的中国,直到今天这仍是首要任务。因此,当贫穷问题初步缓解后,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务之急,而对外策略上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国际路径。
“中国梦”的追求目标。“中国梦”是具有新生色彩的梦想,它是成长的、彰显开放包容精神与社会主义理念的梦想。美国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指出,在“美国梦”死亡之后,“中国梦”最有资格成为“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国梦”既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民族群体梦,也包含每个中国人的个体梦。它不排斥物质性追求,但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中国梦”如同单复同形的复合名词,不仅保证群体每个人能够得到自己该得的利益,保证每个人的权利得到保护,而且维持着共同体的利益和承担着人类责任。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近代现代化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发展道路的目标,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始终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追求目标。这使得“中国梦”不仅具有现实感、未来感,更承载着一种历史感和使命感。
“中国梦”的经济基础。中国梦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基础所蕴含的制度安排和生产效能,为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和物质基础,这也是中国梦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在西方典型的市场经济中,共同利益的提高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结果来实现,而“中国梦”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强调安全稳定的社会架构和重视独立企业精神的市场体制两者间寻找平衡。推而论之,西方市场经济基于对一己私利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追求较大范围的共同利益;西方市场经济基于不信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于一定的信任;西方市场经济是保持距离的交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较亲密的关系;西方市场经济通过和其他人在敌对性的市场框架里竞争以确保财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是通过归属而非通过所有物来确保财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最重要的是路径和归属,成功来源于共享的关系,而非孤立奋斗。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国家对经济的强力调控、对共同富裕的实现以及对微观经济领域的活跃,才具有了现实性的基础。
“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梦的底色是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梦的不同色彩。中国梦立基于“共同体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认为,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国家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国家、家庭、个人在价值序列上具有层次性和关联性,个人存在的价值只有通过家国共同体方才能够得到真正实现,家国共同体的价值是所有个人追求的最大目标。家国共同体的价值,如道德、礼制、文化、伦理以个人为本位,由此而家庭,而国家,而天下,逐步向外扩展。“中国梦”强调国家和个人命运休戚相关,不能割裂,紧密相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人民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无论面对多大困难和挑战,都能以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为最高目标。
“中国梦”的世界意义。“中国梦”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倡导和谐世界,这“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梦”以自身的深厚文化价值为基础,又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积极吸收域外各种文化精华。美国著名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指出,在历史上,中国就以其“程度极高而造诣极深的多样性文化价值”为各方人士所倾倒。中国从古至今都秉承开放性和包容性探寻世界,“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中国梦”倡导与世界分享,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梦”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倡导世界各国相互帮助、协力共进、倡导和谐、尊重自然,使人和自然更加和谐,“无一不与天合”,使人类“循理而举事”并“推自然之势”。可以说,中国梦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追求和实现国家梦想的新范式,这是中国梦之于世界的最大意义所在。
综上,“中国梦”视野宽广、蕴涵丰富,又兼具开放性、包容性,它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阿诺尔德·汤因比早就断言,“中国肩负着不止给半个世界而且给整个世界带来政治统一与和平的命运。”汤因比深信中国有很多价值观遗产,“这些都可以使其成为全世界统一的地理和文化上的主轴。”中国在过去30年的成功引起了世界各国人们的兴趣,人们渴望了解中国成功背后的文化奥秘:中国政府提倡的和中国人民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中国在国内和国际建立的制度和机制,中国的战略和政策,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这些成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展现了不断上升的影响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梦”终将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