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变革2014-改革全面深化进行时
- ·下一篇文章: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解密"第一毒村"乱象
2014年山东公务员申论热点:6万斤橘子遭哄抢民警,亮枪止抢
7日以来,“兰州货车侧翻橘子遭百余村民哄抢,警察拔枪制止”一事在网上热传。警察为何拔枪?面对一群哄抢橘子的群众,拔枪示警是否合法、得当?哄抢行为是否涉嫌违法?如何杜绝类似事件重演?新华社记者赶赴事发地点展开调查。
6万多斤橘子遭哄抢,民警无奈亮枪止抢
4日上午11时许,一辆满载橘子的半挂卡车,行至连霍高速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段时,在柳沟河出口匝道一急弯处突然侧翻。一时间,6万多斤橘子滚落一地。正当高速交警找来吊车准备拖走侧翻车辆时,和平镇及周边村庄的部分居民陆续赶来,先是围观,后是哄抢(上图,浅行摄)。
榆中县公安局和平派出所民警王令成说,当日中午12时45分许,他与其他两名值班民警接到110指令出警,看到现场侧翻的卡车半截悬在匝道上,匝道下是六七米高的护坡,非常危险。当时,现场已有四五十个人在哄抢橘子,随后还有人不断赶来,但秩序尚能维持。到了下午3时多,现场越来越乱,人们对上前制止的民警不予理会,有的还推推搡搡。从出警到哄抢平息,整个过程持续了近6个小时。另据榆中县公安局调查,被哄抢的橘子有1万多斤。
和平镇和平村徐家营社干部范英明当时赶来劝离群众。他说,当日下午3时多,哄抢的人越来越多,警察过来都不理睬。突然他听到一声响,听起来比鞭炮声稍大。回过神来发现,原来是一名警察站在高处鸣枪示警。
榆中县公安局局长张克强说,榆中县公安督察按照规定对民警开枪是否合法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现场民警以高速公路护坡下一条沟渠为限,要求哄抢者远离卡车侧翻现场,但哄抢者拒不服从。情急之下,和平派出所一名民警站在高速公路匝道上,在远离人群的情况下鸣枪示警。所用枪支是2013年初配发的10毫米转轮防暴手枪,弹药只具有驱散性、制服性功能。他说,这是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相关规定的。
不扭转法不责众的道德“破窗”,闹剧还会上演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3月至今,各地媒体报道的哄抢事件多达26起。仅今年元旦以来,就有两起哄抢事件被曝光。
一些学者认为,近年来全国各地频频发生的哄抢事件,不仅突破了道德底线,也践踏了公私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底线。对此,社会上道德谴责不断,却忽视了依法惩处的必要。同时,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快速反应不足,多警种联动不够,应对哄抢的能力依然有待提高。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硕豪教授说,在大力弘扬传统道德的同时,还要切实维护法律尊严。哄抢之后决不能不了了之。如果不扭转法不责众的道德“破窗”,类似的哄抢闹剧还会上演。
网友“叶传龙”撰文《警察亮枪止抢有何不可》说,“这次民警果断亮枪,扭转不良风气,打击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了群众的合法财产。”
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徐爱水认为,榆中哄抢橘子案不仅违法,其哄抢数额较大、情节严重,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人还涉嫌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罪。(新华社记者 张钦 张新新)
争议
自7日网上曝出“兰州警察拔枪制止哄抢橘子”消息以来,不少网友认为民警鸣枪示警措施果断并无不妥,部分人就网传照片上警察枪口对准哄抢者的做法持有异议。
1、民警鸣枪示警有无依据?
防暴手枪不具致命性属于警械
范英明告诉记者,当日下午3点多,哄抢的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乱,警察过来都不理睬。突然他听到一声响,听起来比鞭炮声稍大。回过神来发现,原来是一名警察站在高处鸣枪示警。
榆中县公安局局长张克强说,榆中县公安督查按照规定对民警开枪是否合法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现场民警以高速公路护坡下一条沟渠为限,要求哄抢者远离卡车侧翻现场,但哄抢者拒不服从。情急之下,和平派出所一名民警站在高速公路匝道上、在远离人群的情况下鸣枪示警。所用枪支是2013年初配发的10mm转轮防暴手枪,弹药是10mm布袋弹,弹药只具有驱逐性、制服性功能。
他说,《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三条将“特种防暴枪”列为警用器械,而将武器定义为按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现场民警当时使用的转轮防暴手枪和布袋弹均不具致命性,属于警械。根据《条例》第七条规定,对强行冲越民警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民警可以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记者在和平派出所见到了这把转轮防暴手枪,其《说明书》标明,“非致命性特点突出,对5m内的有生目标不会造成致命伤害”。
据记者调查,4日下午,由于鸣枪示警之后仍有哄抢者不愿离开,和平派出所紧急抽调其余6名周末在家休假的民警执勤,哄抢局面得到彻底扭转。
2、枪口是否对准哄抢群众?
挥手驱离群众忘收起手枪
网上一张照片显示,一位民警手持转轮手枪,指向一名戴着口罩的老大妈。
对此,当事民警解释称:“听到枪响,有一大半哄抢者离开现场,但还有一些人执意不走。我很着急,便从高速公路护坡上下去,要求他们赶紧离开现场,说话时习惯性地挥手示意离开,当时确实没有把枪收起来。”
有网友认为,虽然民警有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义务,但将枪口指向群众有点小题大作,“民警可以采取合理措施果断处置现场,这样容易造成群众恐慌。”
也有网友表示,这种行为已经违法,警察拔枪是正常现象,不听劝阻可以鸣枪示警。
榆中县公安局局长张克强表示,当事民警当天认真履职,但使用枪械确实有不规范的地方。(京华时报)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