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11月16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4年11月14号)
半月谈评论(2014年11月15号)
烫伤男童的劫难,我们难抑的痛点
“最难忍的是烫伤”,通州发生的2岁男童烫伤事件,指向了外来孩子意外伤害频发和“托管”乏力等问题,而我们对其的关怀,也远不能止于单纯祈福。
有些悲剧,远比电影里的“催泪梗”虐心。比如,发生在通州的烫伤男童事件。对很多人来说,讲述这事,无异于让内心跟锥心痛感较劲。
它是一个幼儿正在忍受的煎熬:11月6日晚,在通州某洗衣店里,独自玩耍的京京不慎掉入热水桶,全身92%面积严重烫伤,至今未脱险。它也是我们难以承受的剧痛:2岁孩童,外来工子女,突然蒙祸……这些碎片稍加拼凑,就是个不忍卒看的悲剧图案。
“最难忍的是烫伤”,2012年北京女子掉热水坑烫死事件后,有人曾如是说。对常人来说,被几滴开水溅到,都会感到如遭火燎,何况是2岁小孩,何况是近乎被烫熟?
正因如此,京京“被严重烫伤—病情稳定—肺部感染加重”的伤情起伏,才会引发舆论情绪浮动。悲悯之心、怜幼之情,让人们在这样的苦难面前,无法轻易转过身去。
如果京京能远离热水桶,如果他玩时有人看着……有人这般假设,可正如某些鸡汤文字说的:生活没有如果,有的是结果。该怪谁呢?怪大人监护不力?可据我的同事、采访此事的记者说:从京京出事起,京京妈妈总以泪洗脸,常像祥林嫂般喃喃自语:“我对不起孩子”;她为了挣钱,每天就靠洗宾馆床单被罩……对这样一个母亲,谁又忍心站在高地向其“抛石头”?
还有人说,这终究是个案。是的,它事发偶然。在召唤爱心需要悲剧故事性、典型性作支点的当下,它的前因后果谈不上曲折离奇。可在新闻门槛日益被推高的年代,这样易被遗忘的个案更应被关切——把个体劫难掩埋在“个案”归类之下,也是种冷血。也只有用关怀阳光将他们围裹,他们才能趟过不幸与希望交织的命运岔口。
悲剧最能打通人性的任督二脉。我们欣慰地看到,不少公益组织跟网民已伸出援手,有些演艺界人士如张国立、马伊琍等,也加入了援助队列。还有人提议:10月份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旨在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等特殊原因导致生活困境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救助,它理应为京京“激活”。
为京京捐助也好,敦促制度救济着地也罢,都是好事。更有人着眼于悲剧附着的环境因素,认为北京应对该群体意外伤害状况进行大数据化梳理,并制订专门的行动计划,改善外来人口居住区域的治安氛围;要降低公立托儿机构的门槛,让外来孩子也能被“托管”等。这些很现实,却未必难为。
可以肯定,尽管烫伤悲剧会否重蹈不会有“预告”,但只要我们肯“起而行之”,不吝啬在推动个人与政策向善上的努力,那对京京们的关怀,就不会止于单纯祈福。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