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2月24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2月22号)
半月谈评论(2015年2月23号)
春节假期该不该延长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部分网友无力喊出“强烈建议延长春节假期”,有网友甚至建议春节假期延长至元宵节。而新华网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5.49%的网民支持延长春节假期,调查中69.84%的网民支持春节假期为15天,20.99%的网民支持春节假期为10天。
延长春节假期,弊端多多
在网上吵嚷着希望延长春节假期,显然是“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刚从“休假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心理不适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总是嫌春节假期太短,甚至希望能从除夕一直休到元宵节,就无疑是一种“醉人”的胡话了。
从个人角度来说,假期似乎是多多益善,但只要从社会运作的角度想想,就不难预见延长假期的弊端:其一,进一步导致集中出行,景区拥堵、道路拥堵加剧;其二,假期延长后,无论是政府机构长期处于休假状态,还是工厂的长时间停工,人们日常生活都将受影响;其三,假期制度不与国际接轨,影响正常的国际交往。
必须指出的是,“黄金周”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休假制度,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集中长时间放假。台湾、香港等地的春节假期也只有4到6天。如果真延长春节假期,“黄金周”的负面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其危害将远超所谓的“黄金周效应”带来的红利。
这些分析并不复杂,即便很多在网上呼吁延长春节假期的人,恐怕也知道这个诉求不会得到支持。但蹊跷的是,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几乎每年都有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拿“延长春节假期”说事,有些代表委员还非常“执着”。
今年的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实在不希望再有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把“啃石头”当作“啃硬骨头”。毕竟,迎合网友的诉求、临时凑一个拍脑袋的提案并非难事,但对参政议政资源是一种浪费。
至于那些春节期间休了七天仍喊“缺假”的人,最好也别再做延长春节假期的美梦了。与其牢骚满腹,不如脚踏实地。在现有休假制度下,已有不少人灵活地实现了错峰休假,也有不少人对春节和休假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不妨学学他们。
延长假期不必紧盯法定假日
在呼吁延长春节假期的声音背后,是假期饥渴症。虽然国内法定节假日不算少,不过如果算上带薪休假的话,全部假日天数在世界排名却大大靠后,与许多国家公民所享有的假期不相匹配。更何况,国家规定的5~15天的带薪休假,在现实中执行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在许多民营企业、工厂中,仍处于“有假不能休”的尴尬境地。所以,很大一部分公众把放假渴望寄托于法定假日,因此也出现了持续多年的“黄金周”出游“高烧不退”情形。
若说延长春节假期不现实,这种假期饥渴症却值得理解。休息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换句话说,每个人努力工作、赚钱,必定期待能够好好地享受悠闲假日。有了钱却不得闲,或者没钱又没闲,这肯定不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固然仍不足以维持高福利、多假日的水准,但安排好法定假日和带薪休假,让更多人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却是国家节假日制度安排应当遵循的原则。
如果多数人都觉得放假时间“不过瘾”,恰恰表明现行节假日安排仍存在一定缺陷。而问题并非出在法定节假日不够多,而在于带薪休假这个“老梗”。正因为带薪休假落实难,许多人才觉得假期不够用,由此也才出现延长春节假期的呼声。所以,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多的假期,根本不必紧盯住法定假日,需要做的是大力推进带薪休假的落实。只要大多数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都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带薪休假,公众的假期饥渴一定能够有所缓解。
当然,这也就回到了一个老话题,就是带薪休假如何全面推行、落地生根的问题。这一方面有赖于公众权利感以及休闲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劳动监察和执法力度,让带薪休假真正成为劳动者的应有权利以及用工单位的应尽职责。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