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1月30号)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评论(2015年1月28号)
半月谈评论(2015年1月29号)
微信广告狂欢中的笑与怒
以“大数据”的名义挖掘用户的商业价值,必然意味着更大的隐私泄露风险。狂欢终会结束,新鲜感终将淡去,微信以及腾讯将迎来怎样的改变,相信不久就会有答案。
你和一群好友正围在一起聊天,突然一个陌生人插进来说:“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在这个令人无语的虚拟场景中,微信最新推出的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就是那个令人生厌的“陌生人”。25日晚,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的广告突现微信朋友圈,随即在这个基于熟人社交的平台引发了一场广告狂欢。
与一般的派对不同,所有微信用户都是被动地参与到了这场广告狂欢之中。微信依据用户的性别、年龄、偏好、消费记录等所谓的“大数据”信息,给每个人都贴上了“土豪”“中产”“草根”等身份标签。在此基础上,微信以一种秘而不宣的算法,将不同的品牌广告强行推送给不同的人群,用户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
值得玩味的是,因为数字标签和真实身份之间的反差,这种略显霸道的身份赋予,反倒让人们更加踊跃地投入狂欢之中。有人截图炫耀自己刷出了宝马广告,仿佛这也算是跻身上流社会的一种凭据;有人嗔怒于朋友圈里冒出的可乐图标,仿佛感受到了某种欺辱。这些自曝,让微信广告成了一个碾压社交网络的“大雪球”。
在这种狂欢语境中,广告似乎成了代表身份的勋章,成了微信网友刷存在感的资本。没有看到广告的人呼唤广告,看到了广告的人急于在微信朋友圈打探朋友们属于哪个“阵营”。就这样,虽然很多人不会仔细去看那些广告的内容,也记不住这些重金打造的广告要传递的信息,微信依然在人们狂欢之时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这场狂欢很快出现变奏,成为掺杂了微妙情绪的话语表达。人们把广告当作了一场游戏,通过修改头像和用户名的方式,开始了一场以广告为主题的假面舞会。大家假扮成各种各样的广告品牌,在朋友圈里发布五花八门的山寨广告语。这种近似行为艺术的热闹,可以看作是用户对微信强行植入广告的某种反抗。
然而,在这个话语权失衡的场域里,即使最初官方发布的广告已被网友“玩坏”,作为用户的我们依然只能被动适应广告成为“新常态”。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微信广告客户不断增多,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会被贴上更多标签。更糟糕的是,以“大数据”的名义挖掘用户的商业价值,必然意味着更大的隐私泄露风险。
商业自有商业的逻辑,社交网络也有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但无论是商业还是社交,恐怕都不能过于“任性”地触用户之逆鳞。狂欢终会结束,新鲜感终将淡去,“逃离”之声自然慢慢增多。微博之衰,殷鉴不远。在打开微信广告这个潘多拉魔盒之后,微信以及腾讯将迎来怎样的改变,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答案。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最美检察官"颜廷民 作者:钱洲青
在与颜廷民的交谈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经过反贪工作历练的人身上的独特气质,机敏、利落、沉稳、务实。从检二十年,他的履历清晰而简单:书记员,助检员,公诉处长,反贪处长、局长,基层院检察长。谈到为什么每个岗位上都能取得不俗的成绩,颜廷民说出了自己的感悟:为人要有情有义,做事要有胆有识,工作要有勇有谋。记者:有人说你是“草根”检察长,你对此如何评价?颜廷民:我认为这是对我的肯定。我生长在林区,林场的那些活儿我都不陌生,我的父母都是林场工人,现在还生活在乡下。我从小接触最多的就是基层群众,对他们有着天然的熟悉感和亲
第2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8号) 作者:邱良
养老保险破除“双轨制”之后一份问卷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人,因为单位性质不同,退休待遇差距较大,这已撕裂社会公平,甚至造成了阶层冲突。诚如马凯副总理所称,“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如今双轨并成一轨,是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熨帖,也将助推社会公平。叫好之余,也不妨前瞻性地审视可能形成的新问题。其一,改革前,公务员不用缴纳养老金,却能享受到80%甚至90%的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约为在职工资的八九
第3篇 半月谈评论(2014年12月29号) 作者:邱夫北
经济疲软冲击欧洲养老金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正遭遇严峻挑战。当前的改革措施存在风险,整套体系步入了一个艰难发展阶段欧洲公共养老金体系已经建立了一个多世纪,常被视为一套成熟而且相对历史悠久的社会保护体系,但由于欧洲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危机的影响,这套养老金体系正在遭遇严峻挑战。欧洲养老金体系的经验是什么,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又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能会对欧洲以外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家有所启发。公共养老金体系是国家福利体系的一部分。按资金来源不同,它可分为普惠型和
第4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11-20号) 作者:邱燕燕
爱好成官员“溃决点”,如何划定爱好“红线”?领导干部总“才华横溢”?落马官员爱好盘点爱摄影代表人物:秦玉海9月21日晚,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称,河南省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除了“官员”头衔,作为“摄影家”的秦玉海,其宣传河南风光的摄影作品《水墨云台》还出现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的地铁里。他还担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名誉主席……摄影作品屡获大奖,先后出版《焦作山水》《云台山风光》《五大连池印象》《真水无香》等摄影作品
第5篇 2014《半月谈》半月谈半月评论汇总(10月21-31号) 作者:邱思思
半月评论: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加快法治进程,已是当下国家治理的一个紧迫的课题。很自然,人们总是将目光向着打造法治政府聚焦,它是核心,是引领。同时,法治社会建设也当及时提速,它是主体,是根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是依法治国的参与者、捍卫者、推进者。无疑,公民意识的觉醒标示着社会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权利时代的到来撬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转型。然而,检视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打开每天手边的报章网络,我们仍然不时为诸多负面的暴力新闻所心惊,而忧虑。哪来这么多的暴戾之气、平庸之恶?知法,守法。其实,更重要的还在反省自身: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