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兰州
  • 嘉峪关
  • 金昌
  • 白银
  • 天水
  • 武威
  • 张掖
  • 平凉
  • 酒泉
  • 庆阳
  • 定西
  • 陇南
  • 临夏
  • 甘南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道融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00:53:19

    2006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月15日在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陆浩
      各位代表: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完成情况与“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06年的政府工作。

      同时,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省人民政府制定了《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提出了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西部大开发,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使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要表现在: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先后突破1000亿元和1500亿元大关,预计2005年达到1894亿元,年均增长10.2%,是历个“五年计划”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10元,接近900美元。预计2005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54.6亿元,年均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123.4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支出达到428亿元,年均增长17.9%;累计消化财政赤字达4亿元以上。财政收支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4亿元,年均增长14.6%,超过了前五十年的总和。预计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8亿元,年均增长11.6%。

      ———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取消了农牧业税,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实现了省内基本自求平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马铃薯、酿造原料、中药材、制种、果蔬等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23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坚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累计投入技改资金750亿元,年均增长18%。培育了一批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大集团,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能源等优势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450万吨,十种有色金属生产能力达到105万吨。特别是兰州石化大乙烯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十五”时提出的“1161”工程全面实施。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13.7%。实现利润63亿元,年均增长43.4%。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43.4,比“九五”末提高69.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3.1吨标准煤下降到2.4吨标准煤,年均降低4.7%。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实施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农林、城市基础设施等骨干项目。新增高等级公路2649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13公里增加到1006公里,成为全国第18个突破1000公里的省份。宝兰铁路二线、武嘉铁路电气化改造、敦煌铁路等工程竣工。建成了涩宁兰天然气和兰成渝成品油管道。通信网络基本覆盖全省。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45万千瓦,总量突破1000万千瓦。疏勒河流域农业综合开发、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等重点水利骨干工程基本建成。完成退耕还林工程2118万亩、退牧还草2280万亩、封山禁牧1.1亿亩,6000万亩国有天然林全面禁伐,新建自然保护区21个、面积327.3万公顷。加大对兰州等重点城市的冬季大气污染和工业“三废”综合治理力度,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开发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共取得省级科技成果2914项,获得专利授权2447件。68个县区市整体实现了“两基”目标,青壮年文盲率降低1.9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普通高校发展到33所,在校生达到38万人。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快速发展。夺取了抗击非典疫情的重大胜利,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新机制初步形成,继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健康发展。人防、统计、工商、审计、物价、质量技术监督、气象、测绘、新闻出版、参事、文史、档案、地方志、地震预防和残疾人救助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改革开放成绩显著。75%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产权多元化改革,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大型骨干企业控股、参股、并购大中型企业。下放了一批省属国有企业,推进国有中小企业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部分资不抵债、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了破产重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了省级机构改革,推进市县级机构改革,撤并乡镇332个,精简幅度达到20%。削减、调整省级行政审批事项1531项,减幅达66.2%。粮食、棉花等流通体制改革和财税、金融、住房制度等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交往渠道进一步拓宽。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达到26.3亿美元,年均增长35.8%。其中出口11亿美元,年均增长21.3%。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到36.2%。

      ———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80元,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1963元,年均增长6.6%。五年累计有48万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202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实现了“两个确保”,城市低保范围逐年扩大,低保标准逐步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依法治省,推进依法行政进程。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41件,发布政府规章42件,废止政府规章154件。认真执行人大各项决议,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围绕营造发展环境,集中抓了一站式服务和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政府工作、受理企业投诉举报等五件事的落实,行政效率得到提高。认真贯彻执行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信访和群体性上访数量明显下降。不断推进廉政建设,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取得新的成就。着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全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从改善制约加快发展的薄弱环节入手,重点抓了项目建设、国有企业改革、劳务输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县域经济,完成了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与2004年相比,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8.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5%,财政支出增长1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主要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872亿元,在建项目达到6382个,其中新开工投资额50万元以上的项目5035项。刘寨柯至白银、临泽至清水等4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庆阳机场复航改造竣工并投入运营,张掖电厂一号机组、黑河西流水电站投产发电,《四库全书》藏书楼等一批社会发展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天水至宝鸡、罗汉洞至定西高速公路,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二是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继续推进。粮食播种面积呈恢复性增长,总产达到837万吨,较上年增加31万吨,是历史上的第二个丰收年。劳务输出达到400多万人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对省级参与分享的57个县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比上年增量部分实行全额返还。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重视和加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有效遏制了疫情的发生。三是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增强。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取得明显成效,金川公司镍冶炼和铜冶炼节能降耗改造、兰州卷烟厂异地搬迁改造等项目建成投产,酒钢集团发展整体规划获得国家批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和资源综合利用,国家规定的六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上年削减2.6%,启动了骨干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加强了对工业经济的调控和协调服务。工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同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增加值增长18%,实现利润扣除石油行业增长28%。四是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技合作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启动了省级科技园建设。教育投入达到461.9亿元,加强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项目建设。市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全部建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扩大到14个、参加农民255万人。五是财政税收工作成效显著。财税改革进一步加快,依法征管水平明显提高。财政实力和保稳定、保运转、保改革、保重点的能力增强。加大了对市县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基层财政困难状况有所缓解。六是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取得新的成绩。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新增就业16万人左右。灾区和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加大了财政投入向“三农”、基层、公共服务和困难群体倾斜的力度,普遍增加了乡镇公用事业经费,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乡镇招聘干部身份问题。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长安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16日在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第2篇    2008年新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长治

       2008年新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的工作过去的五年是辉煌的五年。我们面对非典疫情和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


      第3篇    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冠明

       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1月12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2008年,是首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营造良好局面、办好一件大事”,团结奋斗,扎实工作,无私奉献,较好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


      第4篇    2009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婕

       2009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1月11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8年工作回顾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应对非同寻常的重大考验、完成非同寻常的重大任务的一年,也是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奋勇前进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第5篇    200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扬

       200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1月8日在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河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胡春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08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的部署,以解放思想为动力,积极应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