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海口
  • 三亚
  • 五指山
  • 琼海
  • 儋州
  • 文昌
  • 万宁
  • 东方
  • 定安
  • 屯昌
  • 澄迈
  • 临高
  • 白沙
  • 昌江
  • 乐东
  • 陵水
  • 保亭
  • 琼中
  • 西沙
  • 南沙
  • 中沙
  • 当前位置:首页 > 申论 > 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渤扬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2:42:12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2006年1月16日在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卫留成

      各位代表:

      “十一五”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了《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现在,我代表海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过去五年,是海南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最为丰硕的五年。全省各族人民在中共海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环境、产业和体制三大特色,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成功抗击非典、禽流感疫情,战胜干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胜利实现了“十五”计划的主要预期目标,经济社会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国民经济实现了向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转变,进入了健康稳定较快发展的新时期。

      “十五”头两年我省经济稳步攀升,“十五”后三年持续实现两位数增长,经济增长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2000年与2005年预计数比较,全省生产总值由526.82亿元增加到903亿元左右,年均递增10%。人均生产总值由6798元增加到10995元左右,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年均递增8.7%。地方财政收入由44.91亿元增加到84.7亿元左右,年均递增13.5%,高于同期生产总值的增速,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08亿元左右,年均递增12.8%,扩大投资实现了由政府投资为主向社会投资为主的转变。

      ———产业发展实现了向新兴工业生机显露、优势产业成长加快的重大转变,进入了打造产业特色的新时期。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三产业稳步增长,二产业增长加速、比重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36.5∶19.7∶43.8调整到2005年的33.3∶25.2∶41.5。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支撑经济增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力工业取得长足发展。洋浦电厂、清澜电厂油改气工程竣工投产,海口电厂“以大代小”技改工程顺利推进。220千伏环岛主网架建成。全省发电量、主网架规模均比2000年翻了一番。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已投入试运行,凤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海航集团成长壮大为我国第四大民用航空运输企业。粤海铁路建成营运。洋浦港二期、琼州大桥、世纪大桥顺利建成。改建、续建高速公路300公里,完成县际及农村公路改造2000公里,全省公路网密度居全国前列。解决全岛工程性缺水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9亿元,比“九五”增长1.77倍,毛拉洞水库建成,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将于明年完工,大广坝二期即将开工建设。

      新兴工业加快发展。东方1—1气田和富岛化肥二期建成投产,60万吨甲醇项目将于今年竣工,120万吨甲醇和12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将于今年开工,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产业将初具规模;800万吨炼油厂将于今年建成投产,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产业将实现历史性突破;年产100万吨的木浆厂已建成投产,年产160万吨造纸项目已获准开工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海汽二期扩建工程顺利完成,整车生产能力扩大到8万辆,15万台发动机及相关配套项目大部分将于今年建成投产,汽车制造工业正在实现新的跨越;海口“药谷”一期顺利建成,已有9家企业入园落户,制药工业稳步发展;年产200万吨的华盛水泥和国投100万吨水泥项目竣工投产,福耀海南浮法玻璃一期将于今年开工建设,水泥、玻璃制造等建材产业将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星光通信项目顺利投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现良好开端。预计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66亿元左右,比2000年增长1.15倍,年均递增16.5%,超过了“十五”计划增长12.5%的预期目标。

      热带高效农业稳步发展。积极发展科技、订单、绿色农业,瓜果菜出岛量从2000年的182.7万吨预计增加到2005年的343.9万吨左右,年均递增13.5%。海洋渔业和畜牧业快速发展。扩大海洋捕捞和海、淡水养殖规模,水产品加工出口量从2000年的0.82万吨预计增加到2005年的5万吨左右,增长5倍多。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顺利推进,畜禽总肉量从2000年的39.73万吨预计增加到2005年的64万吨左右,年均递增9.9%。全省农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192亿元预计增加到2005年的301亿元左右,年均递增8.3%。

      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作出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部署,《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南山文化旅游区二期、博鳌水城一期等一大批景区景点相继建成,万豪度假酒店、红树林度假酒店等13家五星级酒店建成营业,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旅游产品结构明显改善,来琼游客持续增加。预计2005年全省接待过夜旅游人数1508万人次左右,年均递增8.4%,旅游总收入123亿元左右,年均递增9.4%。处置积压房地产工作成效显著,房地产业进入了健康发展轨道。

      ———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公共财政资源更多地向“三农”、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倾斜的重大转变,开启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

      “三农”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取消农业特产税,比全国提早一年免征农业税,我省种地农民提前进入“无税时代”,省财政对市县农村税费改革的减收部分实行全额或超额转移支付,2005年补助资金达到6.42亿元。实施良种补贴、渔民造大船补贴和购置农机具直接补贴政策,农民受惠资金达到1126.2万元。大力发展打工经济,2005年全省农民外出务工8万多人,成为大灾之年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五年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3.35亿元,近三年捆绑使用“三集中”扶贫资金5.2亿元,集中投向农业综合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省贫困人口比“九五”期末减少4.5万人。

      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十五”时期,省政府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基本建设和国债资金达到7.26亿元,为“九五”的2倍多。作出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定,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十年发展规划》。省政府五年累计安排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4.89亿元,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90.88万平方米。在全国率先实行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杂费、对农村学生和城镇困难家庭中小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对少数民族寄宿班学生补助生活费,确保了全省城乡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全省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由2000年的5.98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2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由2000年的3.1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9.5万人。人才工作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五年来全省增加各类专业人才4.3万多人,共建成国家、省部共建和省重点实验室16个,28家省属科研院所改制基本完成,农业科技服务“110”成为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省建成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6个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完成了190个乡镇卫生院的“一无三配套”改造。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三年打基础、五年上水平”的目标,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生育水平阶段。文化体育重点设施建设迈出新步伐。省全民健身中心部分场馆投入使用,省图书馆已建成、省博物馆已开工建设,我省与“中国有线”合作建设的海南有线数字电视项目已经启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进一步创新和繁荣,旅游卫视成为全国卫星频道的知名品牌,文化精品工程成果丰硕,《达达瑟》、《好兵李向群》等8部文艺、社科作品获“五个一工程”奖。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向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大转变,进入了打造环境特色的新时期。

      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首位,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了全国一流水平。2005年与2000年比较,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扩大到280.9万公顷,增长了76%;天然林面积达到65.9万公顷,增长了7.5%;新增造林面积1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5.5%,提高4.4个百分点。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发展新兴工业,对新上工业项目做到了环保设施与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实施了松涛水库、昌化江沿岸的工业污染源治理,关闭、搬迁了一批污染企业,查处了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

      ———改革开放实现了向推动海南新一轮发展的重大转变,进入了打造体制特色的新时期。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迈出坚实步伐。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引进国有大企业参与我省国企改革重组,有效盘活了存量、放大了增量。引进一汽集团重组海汽,推动了我省汽车工业的发展。海南电网并入南方电网,启动了我省与大陆输电联网工程。转让中海能源、大广坝水电、洋浦电厂、八所港等股权,分别引进了华能、国电、中海油等大企业,扩大了在海南能源、港口等领域的投资。整合省内资源,组建了省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省文化投资管理公司,成立省发展控股公司,构建政府投资主体,搭建了项目投融资平台。重组洋浦土地开发公司,洋浦开发实现了由外商主导向政府主导的转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增加值已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2%左右。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长安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16日在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区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


      第2篇    2008年新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长治

       2008年新疆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1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府主席努尔·白克力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五年的工作过去的五年是辉煌的五年。我们面对非典疫情和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


      第3篇    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冠明

       200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1月12日在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2008年,是首都发展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营造良好局面、办好一件大事”,团结奋斗,扎实工作,无私奉献,较好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


      第4篇    2009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婕

       2009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1月11日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08年工作回顾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应对非同寻常的重大考验、完成非同寻常的重大任务的一年,也是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逆境中奋勇前进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天津市委的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第5篇    200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秦扬

       200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9年1月8日在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河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胡春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河北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08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的部署,以解放思想为动力,积极应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