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浙江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精彩分析
- ·下一篇文章:备战2010年国考要从今天开始 公务员选拔处主任谈
国家公务员考试 "作弊"也能不违法 强烈推荐
考生上了考场手忙脚乱,一方面时间紧,另一方面题目难度越来越大,到底怎么办?
本文所说的“作案手段”绝非耳朵里面放置个蓝牙耳机,静听门外某团伙公布每道题的答案;亦非在考
场上偷用手机、计算器等严令禁止的工具协助考试;更非左顾右盼、贼眉鼠眼的将四周其余考生答案尽收眼
底顺手牵羊之功。
要想在考场上取胜,除了静心认真备考之外,还需要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帮助快速解题,将时间
利用到极致。
(一)考试之前的“作案工具”准备
1.准备好3~5支2B铅笔,双面削好。
事实证明,考场上是不可能有任何多余时间的,更何况实际情况下,会有很多考生根本顾不上换笔,
直接拿着铅笔在题本(2007年的考试开始允许在题本上进行草算)或者草稿纸上进行草算,所以没过几道题
,本应该用来填涂机读卡的2B铅笔头(无奈本来这种型号的铅笔就不耐写)已经钝掉了。没事——随手换一
根就够了。
申论考试需要黑色的水笔或者钢笔,带它三支满水的进去。一支写没水了没关系,咱还有一支;第二支
连那个钢珠都写掉了也没关系,咱还有一支!
温馨提示:凡带铅笔数量超过10支的,容易被误以为是笔贩子。
2.多打印几张准考证带入考场。
考试时每个考生只有一张白纸当草稿纸,而且不给多发,白纸又不能带入考场,这咋整?没事,打印5
张准考证带入考场是不违规的。如果有老师问为什么打这么多份,大智若愚答曰:怕丢;或者,怕照片看不
清;或者,怕好几个老师同时问我要准考证;云云……
温馨提示:切勿抱着一摞准考证大步流星的步入考场,会被众考生误认为是考务人员。
3.直尺一把,能有15cm长就够,带刻度,精确到毫米量级就行;量角器(也叫半圆仪),最好是一个等腰
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中间挖掉一个半圆的这种尺子最好——既有直尺、又有量角器。
直尺用来对付资料分析当中的“条形图”(也叫“柱状图”),2006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公
开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第五部分资料分析第二大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直尺测量条形高度的例
子;量角器用来对付资料分析当中的“扇形图”(也叫“饼图”),2007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公开
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五部分资料分析第四大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量角器测量扇形角度的例子。
不用怀疑这种方法,因为所有的统计图都是用excel等软件自动生成的,这些软件在作图时遵循几何量
的比例与统计量的比例相同的原则,因此可以大胆、放心的使用。
温馨提示:圆规是用不上的,“半圆仪”≠“圆规”。
(二)考场中的“作案策略”
1.发了考卷有些时候可以翻看第一页考题。
这点并不是每一次考试,每一个考点都适用的。因为每次需要提前3~5分钟发放考卷,填涂考生基本
信息。有的考场老师并不是很严格,在填涂完信息之后还没开始考试之前,默许学生翻看第一页的考题,
但是绝对不能动笔。有些考点要求很严格,不让看题的时候就是不能看——听天由命吧。
温馨提示:听从监考老师的“统一指挥”行动;看题时候切勿很嚣张的哗啦哗啦翻着页看——闷声才能
发财。
2.以自己擅长的顺序进行模块解题。
有过考生问我:“老师,按照您说的做题顺序可以随便的话,如果我先回答1、3、5、7、9……号的题
,再回答2、4、6、8、10……号的题可以么?”对曰:“完全可以!只要您别精神分裂就成。”
上了考场就别再想哪个模块分高分低的问题了,能拿到啥分拿啥分吧。从自己最擅长的模块开始进行
解题,也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温馨提示:五个指头伸出来有长有短,大家都是阿Q,甭紧张。
3.填涂机读卡最好一个模块一个模块进行填涂
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抓住该得的分数。
温馨提示:每题一涂,脑袋会变成拨浪鼓;如果都答完了再涂——兄台,能不能答完还是个问题呢,还
是答了那么20来道题就给涂上吧……
4.没时间看的了,不会了的题选C吧
笔者所在“组织”对1399道公务员考题进行了答案统计,其中29.8%的考题答案选C,为四个选项之
首;A选项以20.3%的正确比例不幸被挤出前三甲;B、D两个选项骑虎相当,基本上都是25%。
温馨提示:正所谓“一C到底”。
5.看清题目要求,谨防“多选题”或者“不定项选择题”
从今年考纲看来,常识判断部分回归了五花八门的形式。综合早期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模块以及目前
北京市考试的常识判断模块,有可能今年的常识判断模块会有10道多选题或者不定项选择题。这些题必须
完整的把所有选项都选出来才能得分。
温馨提示:如果没有多选题,您可甭选俩答案!
6.申论按照要求作答,有的题目也许不需要你来回答。
2008年的国考第三、第四题是给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用的,而第
五、第六题是给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考生作答用的。多答是不会加分的。
温馨提示:看清自己报考的职位先,如果实在不知道自己的职位性质……那您都答了算了——如果您
的胳膊还没抽筋、时间还绰绰有余的话。
祝您成功利用以上“作案手段”,顺利“窃”得公务员职位。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