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生培养措施)
北京某大学大三学生小林最近对考研感到困惑。“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历,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短期硕士学位时间较短,更接近实际工作,但我担心学不到真正的东西并付诸实践。”他说。走走过场,似乎与硕士生相比,就业时会面临一些“歧视”。你应该申请硕士学位还是专业硕士学位?“很难。”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但小林的困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生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研究生培养体系在研究生招生“入口”、课程体系、科学研究与论文培养、毕业“出口”、分类培养等方面均存在不足。
问题一:招聘及复试形式单一,能力考核不突出。
“考研复试常遇到的几个重大问题和陷阱”、“考研复试5个简历模板及面试技巧”……在某互联网社区,很多考生都在寻找“复试通过指南”。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入口”,现行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审采用笔试,复试采用笔试或面试或两者并用。学生对“通行证”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复试存在的问题:面试形式相对简单,专家的问题相对固定和单一,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不高。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测试;缺乏对学生心理状况的评估。没有对学生的学业倾向进行职业适宜性评价;专业研究生和学术研究生的选拔标准是相同的。
问题二:研究生课程不前沿、交叉,内容“本科为主”
《2019年我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研究生对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课程内容的前沿性、课程教学巩固知识基础、提高学习兴趣的能力满意度较低、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记者发现,一些研究生反映,教师讲授的内容老化,教学幻灯片已使用多年,课程不前沿、交叉。另外,研究生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有重叠,难度程度与本科课程相差不大;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课程缺乏多样性也是研究生普遍反映的问题。
问题三: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区分不够,培养方式单一
“我一共读了两年硕士,没有太多实践性的内容,有时会和学术型硕士一起上课。”张辉转专业硕士。在他看来,两人的训练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我国研究生教育可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类。不过,也有学生反映,两者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太大区别。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教授的学术研究方法不够;而专业研究生课程则脱离实际,大多采用类似于学术课程的“课程+论文”。”的培养模式。相关调查显示,2012年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拥有校外导师的比例较低,进入实习基地参加专业实践的比例也较低。
问题四:科研训练学术含量低,部分论文质量不高。
参加一定的科研活动、接受必要的科研训练,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重要培养环节。但相关调查显示,研究生参与学术含量“很高”或“高”的科研项目的比例仅为52.7%。研究生对科研训练对于提高创造力和自身就业竞争力的作用评价也较低。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些研究生论文仍然存在内容质量不高甚至学术不端、抄袭等问题。2019年底至今年3月,江苏、广东、河北三省抽查发现“问题”或“不合格”硕士学位论文近200篇。
问题五:“严准入、易出”投诉频发,分流淘汰机制尚未建立。
“被录取的学生只要不长时间缺课、犯重大错误等情况就可以毕业,而且达到年龄限制就可以毕业。甚至还有导师帮助学生让去'。”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尚未建立完整的分流淘汰机制。“严进、易出”的培训模式频频被诟病。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表态反对“躺着毕业”的恶性循环,相继公布了研究生开除名单。但大多只是针对逾期留校的研究生,并没有真正从“出口”端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