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省考面试话术(省考公务员面试怎样才能打高分)
- ·下一篇文章:优质生源是什么意思(优质生源的重要性)
遏制舌尖浪费的意义(遏制舌尖浪费,引领节约风尚)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及分析:遏制舌尖浪费
在公共场所吃饭时有留下食物习惯的人应该小心,你可能会因此受到惩罚。28日,武汉市文明餐桌行动领导小组会议传出信息,武汉市将制定宾馆、饭店、酒楼、学校食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剩菜剩饭处罚办法。现正在向市民征求意见和建议。观点。
继开展“文明餐桌”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后,武汉市拟对餐馆、饭店的剩菜剩饭行为进行整顿,展现了倡导节约、遏制舌尖浪费的决心和意志。如果说创建“文明餐桌示范”是树立节俭风气的积极引导,那么对餐馆剩菜的处罚无疑起到了惩罚和排斥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解读,对剩菜的惩罚应该是倡导“文明餐桌”主题的一部分。
出于多种考虑,有些人可能反对惩罚剩菜。比如吃饭是个人消费行为,公共权力干预是否涉嫌滥用权力:纠正国民陋习应以“教育”为主,惩罚剩菜是否是依靠惩罚的懒政行为,等等,笔者对此并不认同。纠正不良习惯不能停留在积极的教育上。制度约束是遏制舌尖浪费的长远之计。
诚然,纠正长期以来的餐桌浪费现象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教育和引导,“文明餐桌示范”活动经过一年的实施已初见成效。然而,违规处罚也是一种教育,而且是一种触及既得利益、容易令人难忘的教育方式。未经违规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教育效果可能不会长久。同时,心理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表明,随着同样的刺激不断重复,人们对此的兴奋程度会逐渐降低。因此,只有不断更新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方法,积极教育的效果才能不断显现和巩固。
就社会不良习惯的治理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国人树立积极文明的行为规范。社会现实表明,中国人民文明习惯的培养决不能仅仅依靠人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而必须伴随着强制性的制度规范和约束。倡导“文明餐桌”需要鼓励节俭和惩罚违规行为双重激励。只有向相反方向推动正负力量,才能达到善与力并重的综合治理效果。
毕竟,处罚是事后补救措施,是涉及公民个体切身利益的敏感话题。如何合理界定剩余处罚的具体标准和行为方法,如何科学制定经济处罚的量化数额,确实考验着政府决策的管理智慧和治理能力,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公众的。特别值得思考的是,餐馆数量众多,人们一日三餐的频率也很高,政府如何保证有足够的人力和精力来实施监管?面对惩罚剩菜剩饭与餐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矛盾博弈,政府应如何提高餐馆经营者在“文明餐桌”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如果所有食客都离开了茶,建筑物空了,政府该如何确保有确凿的、当前的证据来实施处罚等等等等。
应该说,武汉市就剩饭剩菜惩罚制度征求意见,无异于对民众的一次文明节俭教育。不过,处罚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情况仍然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保证“文明餐桌”行动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系统中的虚假处罚问题。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