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刑法常考具体罪名之抢劫罪的认定(刑法常考具体罪名之抢劫罪是什么)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5 17:05:06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法律知识《刑法常考具体罪名之抢劫罪》,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我国刑法规定有四百多种犯罪,在公职类考试中常出现的,包括其中的一些侵犯公民财产类犯罪,如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等,抢劫罪即为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罪名,应当做全面把握。此类考察一般以理解为主,不同罪名有不同的表现模式,抓住各个不同罪名下突出的行为特点,能够区分此罪和彼罪,即基本达到了一般考试所要求的知识掌握程度。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与抢劫罪极其容易混淆的一种罪:抢夺罪。

    抢劫罪,即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关于本罪:

    第一,本罪的主体:

    犯抢劫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自然人”。但应注意,为年满14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第二,本罪侵犯的客体:

    抢劫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受害人的财产所有权,同时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

    第三,本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

    对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立即将财物抢走。

    暴力程度不必达到危及健康、生命;使被害人身体受强制,不能或不敢反抗即可。

    ①暴力":不法行使有形力,使被害人不能反抗的行为,如殴打、捆绑、伤害、禁闭等。

    A.目的:为当场劫取财物而排除、压制被害人的反抗。

    B.对象:财物的持有者、保管者以及其他妨碍劫取财物的人。

    C.程度:足以压制被害人反抗。

    ②“胁迫”:以当场立即使用暴力相威胁,使被害人产生恐惧心理因而不敢反抗。抢劫罪中的胁迫具有下列两个特性:

    A.暴力性,即胁迫的内容是使用暴力的恶害相加。

    B.当场性,即以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要求对方当场交付财物。

    ③“其他方法”:主要指除了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能造成被害人不能反抗的方法。例如:灌醉、迷倒、催眠等压制对方反抗的方法,使对方暂时丧失反抗能力,以取走财物。

    第四,本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罪还存在几种常考的加重情形:

    1.入户抢劫。

    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户。即家庭住所,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核心是家庭生活(“户”的范围小于“住宅”)。以侵害户内人员的人身、财产为目的,入户后实施抢劫,包括入户实施盗窃、诈骗等犯罪而转化为抢劫的,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包括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地铁,轻轨,轮船,飞机等,不含小型出租车。对于虽不具有商业营运执照,但实际从事旅客运输的大、中型交通工具,可认定为“公共交通工具”。接送职工的单位班车、接送师生的校车等大、中型交通工具,视为“公共交通工具”。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既包括在处于运营状态的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及司售、乘务人员实施抢劫,也包括拦截运营途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对旅客及司售、乘务人员实施抢劫,但不包括在未运营的公共交通工具上针对司售、乘务人员实施抢劫。

    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钱)。

    指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

    多次抢劫指抢劫三次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抢劫致人重伤、死亡,冒充军警抢劫,持枪抢劫,抢劫军用、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等几种加重情形,建议运用口诀方法简便记忆。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