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教育不可拔苗助长作文800字(教育不能拔苗助长这是因为身心发展具有)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9 11:58:10

    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并明确: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连日来,很多家长据此认为上学时间有松动,甚至有人解读小学入学儿童出生截止日期可推迟到12月31日。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事实却并不如此。

    教育部通知一出台,有人解读为小学入学儿童出生截止日期可推迟到12月31日,这意味着最早5岁8个月的孩子便可入学。然而,教育部此次发出的《通知》说的是:就读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推迟到12月31日的说法,有以讹传讹之嫌。

    就“法律规定”而言,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 而新学期一般都是9月1日开学,在9月1日开学前年满6周岁的儿童,生日截止到8月31日,这是为什么大多数省市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基本都是8月31日的原因。此次教育部印发文件,把小学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统筹确定权交给各地方,不少人认为以后不再限于8月31日这个截止日期,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所以此次教育部把入学截止日期变化交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是符合因地制宜的做法。文件里没说截止时间变成12月31日。”

    2009年至今,除2015年外中国每年出生人口都在增长,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预计未来中国出生人口还会继续增加。近年来,各省各地区已在努力增加学位,用扩大班额、改扩建学校、新办学校等应对生育变化。但全国各地情况不同,生育意愿和教育资源都不一样,能否有足够的空间应付未来的人口增长,最终还取决于各地实际情况。昨天,多位家长在受访时反应不一。有家长坦言,每一年为抢在9月1日前入学,选择8月底剖腹产的妈妈不在少数。“现在不限定8月31日,早入学对孩子以后升学求职都有年龄优势的,理想状态是放宽到12月31日。”但也有家长表示担忧,早入学截止日期放宽至12月31日,同样会带来一批本该在1月出生的孩子提前落地的情形。“年龄太小,把孩子送进学校,大人小孩儿都难适应吧。”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地方来决定孩子入学时间甚至将来可以考虑交由学校来决定入学时间,这种不‘一刀切’的做法,更符合教育规律。”他还补充道,要改变家长“抢跑”心理,关键还在于对家长的宣传和引导。家长要多一点理性,不要把早一天晚一天上学等同于是否“输在起跑线”上,要理解孩子的自身成长规律。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