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问政什么意思(广场问政有利于政府)
【热点概述】
2014年4月23日下午,陕西省商南县在县人民广场举办第6次“广场问政”活动。与从2013年12月起陆续举办的前5次广场问政不同,此次“问政”过程的重头戏,是县疾控中心主任华中央被当众宣布免职,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电视问政、广场问政,作为一种对基层政治现状的探索,无疑仍有积极意义。但为其长久的生命计,却必须尽快完成“去戏剧化”过程,不能止于大快人心,而要使其成为常态的、理性的、规范的民意获取渠道和公民参政的有效方式。
【热点分析】
[意义]
毋庸置疑,“广场问政”是很多地方采取的“电视问政”的升级版,为民众搭建起了更加便捷、公开参与监督官员的桥梁,让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直接暴露在全民面前,从而倒逼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自我提升、自我改进,以满足民众更高的要求和需求。尤其是在“广场问政”过程中间,当地县委紧急开会,对被反映问题比较多、比较重的官员当场给予免职,确实大快人心,让群众拍手称好。
[问题]
对于问题官员的查处,应该本着及时原则,而不是刻意寻求时间点,达到眼球效应。既然纪委早已经查处官员存在私设小金库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而且,那么及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对其进行处理,该问责的就问责,该移交司法机关就移交司法机关。当地纪委对于问题官员一直不处理,而是等到“广场问政”之时,现场播放官员违法违纪问题的暗访视频,县委再临时开会免职问题官员,实际上就让问题官员继续多担任一段时间的,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对问题官员处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流程。
另一方面,“广场问政”虽然是一剂猛药,给官员施加了不小压力。但是,“广场问政”有时间限制和场次限制,平均下来,一个部门一年最多只被问政一次。面对漫长而复杂的工作,“广场问政”显然不能包治百病,甚至“广场问政”之后的后续整改工作是否跟进都尚未可知。就拿这位在“广场问政”现场被免职的官员来说,知否对其给予处分,并不清楚,也许只是免职了之,而免职压根就不是处分。如此,“广场问政”现场免职官员更像是糊弄百姓
[启示]
电视问政、广场问政,都是一种非规范化的问政方式。由于没有经过制度化的表达、梳理、统计、分析,广场上的民意未必就是普遍的、最具代表性的民意。这样的民意,可以构成对行政机关的压力和约束,也可以成为执政决策的参考,却不能作为行政决策的充分依据。因此,广场问政确实有益、有效,其效果却也有限,甚至可能构成对现有行政体制的僭越和解构。
[建议]
一是拓宽问政内容。将问政的内容拓宽到“五问”,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廉于民、问绩于民。就把问政与走群众路线紧密联系起来了。
二是完善问政机制。将问政作为一种考评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常态化机制,定期对政府的各个部门进行问政考评。如果这样,就能鞭策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爱岗敬业,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
三是健全问政系统。将这种问政向基层扩展,向百姓身边延伸,形成县乡村三级问政系统,这就使问政成为当地群众监督当地各级各类官员的一个重要举措,就能促使当地各级各类官员尽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随时做好接受群众质问的准备。
四是严格问政处理。对问政过程中发现和暴露出来的官员的问题要建立严格的、严密的处理方案和办法,如官员出现哪些问题当给予警告、哪些问题当免职查办、哪些问题当及时处理、哪些问题当过后查办……将这些内容晓之于民。这就能增强官员对自己权力与工作的敬畏感,增强官员对人民群众的敬畏感。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