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18年国考规律题(2018年国考题难度)
- ·下一篇文章:大学减脂课考什么(大学推出减脂餐)
国考申论这么难嘛(国考申论这么难么)
又是一年国考季。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国考不仅是关乎命运的一次考试,更是彰显自己实力的一个绝佳舞台。但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验的不仅是耐力,更重要的是方法。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对国考申论的备考方法进行指导说明,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
本文将提供四种方法,考生按照先后顺序备考即可。
1. 听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自从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这个行业热词,人们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了互联网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很多同学是第一次参加国考,对“国考申论是什么”、“考查哪些能力”、“有哪些题型”等一些问题一知半解,此时直接做题可能效果不是特别好。因此,第一阶段的备考中,建议考生在网上搜一些免费的课程,先对国考有个大致的了解。
2. 做
在对国考申论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后,考生在系统学习之前应该对申论试题有一个宏观把握。此时,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先对近三年的六套国考真题进行模拟。模拟需要严格遵照规定的三小时写作时间,并建议广大考生通过规范的格子纸进行答案的书写。在做题时,考生除了要规范书写答案,还需要同时对给定资料进行标注,以便在后期进行材料梳理时能够有所对比、查漏补缺。
3. 学
第一次做完试题后,考生对自己的申论水平已经有所了解。要想在考场上发挥出绝佳水平,裸考肯定是不行的。因此,这一阶段考生需要对申论方法进行系统学习。多数考生认为,行测方法能够帮助自己在考场上迅速得出答案,但却对申论方法不予以重视。殊不知,无论是非作文题目还是作文题目,提前学习并熟记做题方法,也能够让自己的申论成绩得以快速提升。例如,对策是申论题目中的一个常考类型,如果能够掌握“主体+客体+手段+内容+意义”这样的一个写作公式,对答案的书写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此,考生可以选择线上或者线下的学习模式,对申论理论进行系统而有效的学习。
当然,在这一阶段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考生还需要进行试题答案的书写。跟上一阶段的做题相比,此时考生需要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理论融入到做题中,例如要点的寻找和加工方法、最佳分论点的写作方法等,并对材料进行更加细致、系统地分析,方能真正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国考试卷,从而对答案的书写方法应用自如。
4. 读
备考并不意味着埋头苦干。作为一名准公务员,必须具备对时事政策的了解。试想,如果考生连“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等知识都不知道、没听过,那么在考场上,对材料的把握就不会深刻,文章写作的深度更加无从谈起。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十九大报告》等文件多加阅读,对国情有整体把握。日常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人民日报评论”等手机公众号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有所了解。若有机会,还可以阅读《之江新语》等习总书记的著作来提升思维深度。
申论学习并非一蹴而就。中公教育提醒考生只有做到平时多思考、多积累、多实践,才能在考场上发挥出绝佳的水平。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