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20广东判断推理(2018广东判断推理)
- ·下一篇文章:农村大包干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大包干 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
宁波市2016(宁波市1986年)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就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浙组通[2010]36号)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意见》(甬党办[2006]41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公开选聘一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一、选聘指标
本次全市共选聘106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其中,余姚15名、慈溪12名、奉化12名、宁海14名、象山13名、江北4名、镇海10名、北仑12名、鄞州14名。
二、选聘对象和条件
(一)选聘对象
选聘对象为选聘县(市)区当地生源或常住户口的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含在读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010年应届毕业生应在2010年7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书)。其中,海曙、江东生源或常住户口人员,可跨区报考江北区。
(二)选聘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较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2、有志于农村工作,事业心责任感较强,具有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无违法违纪记录;
4、198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身体健康;
5、常住户口以2010年6月30日的户口所在地为准;
6、选聘单位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详见附件1);
7、中小学教师和委培生报考须征得所在学校和委培单位同意。
三、选聘程序和时间安排
本次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和考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一)网上报名
1、注册报名。时间:2010年7月10日0时—7月13日17时。报考人员在宁波考试网(www.nbks.net)“2010年宁波市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报名系统”注册并选择职位报名,每人限报一个职位,逾期则不再受理注册及报名。
2、资格初审。时间:2010年7月12日9时—7月14日17时。各选聘地组织人事部门对报考人员选定的职位进行资格初审,对初审未通过的人员说明理由。报考人员可在宁波考试网查询资格初审通过情况,未通过者可在2010年7月13日17时前再次报名并接受初审。
3、缴费确认。时间:2010年7月12日9时—7月15日17时。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在宁波考试网“2010年宁波市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报名系统”进行网上缴费确认并查询是否完成。未按时缴费确认的,视为放弃考试。
报考缴费80元,凡持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宁波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的银行卡(需开通网上支付功能)均可通过网银支付。
缴费确认人数不足选聘计划数3倍的职位,由市组织人事部门核减或取消相应选聘计划。已报考人员因计划取消可在规定时间内改报其他符合资格条件的职位。
4、下载准考证。时间:2010年7月21日9时-23日17时。已报名人员登录宁波考试网“准考证下载”栏目,输入本人身份证号,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和考试须知。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