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首因效应起到的作用是什么(首因效应又叫什么)
- ·下一篇文章:申论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的破解思路是什么(申论解释型综合分析题的破解思路和方法)
城市内涝谁之过 申论(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城市内涝频发的影响)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举行,华图教育网特邀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对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热点进行预测,以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本篇所讨论的申论热点为“城市内涝”。
【关键词】
城市内涝 城市排水系统 市政建设
【热点背景】
1、逢雨必涝、逢涝必瘫,几乎成为南北城市的通病。2012年7月21日和22日,北京遭遇了61年不遇的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暴雨让城市变成一片汪洋,众多熄火的车辆泡在水里,突如其来的暴雨,令所有人措手不及,让我们不得不严肃反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智慧的城市究竟是不是只是停留在了表面!
2、从18日凌晨1时开始到晚上7时,武汉当日降水量达193毫米,单日降水量创下1998年以来13年间的最高记录。滞水让武汉城市交通几近瘫痪,中心城区多处变成汪洋一片,车道成“河道”。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坦承,作为一座老城,武汉很早就有了地下排水系统,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那种标准已不能适应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
3、2003年6月,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南昌,市区内涝严重,被称为“漂在水上的城市”。2012年6月14日晚开始,南昌6小时降下31.5毫米暴雨,一些街道路段也出现了内涝,但整个城市“水上漂”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南昌之所以会在几年内结束“水上漂”,原因在于2003年以来对城市地下排水系统20多亿元“看不见的投入”,南昌市从热衷于地面上的绿化、亮化、美化等看得见的“面子工程”,改为同时投巨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等看不见的“里子工程”。
【考点分析】
一、发生城市内涝的原因
1、植被蓄水能力低,建筑物前瞻性不够,排水设施容量不足。
2、为了追求政绩,城市建设理念“重上轻下”。
3、规划不合理,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低。
4、城市建设对排水系统破坏严重。
5、城市管理投入严重不足。
二、应对城市内涝的措施
1、政府要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建设雨水调整池,增加抽排设施,并对现有的管道进行全面改造、扩容,以提升城市排水能力。
2、改变现有城市发展“摊大饼”模式。尽快形成区块性发展模式,减轻主管网的排水压力。
3、大力推进雨水分流制度。启动实施城区主管网和单位、小区内部雨污管道改造,减轻排污管道压力。
4、推行单位、小区自备雨水蓄水池制度。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管道排水压力,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存储雨水进行绿化浇灌。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加公共绿化和植被,降低硬化率。城市建设时,应多使用高承载无砂混凝土、砾石、孔型地砖、砖块、透水砖及网格等铺地,提高地面对雨水的吸收能力。
6、政府部门分工协调,明确责任,制定预案,加强监管,在易积水区域增加抽排设施,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和汛期抽排工作。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