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因果关系引导词(因果关系的句型)
- ·下一篇文章:小城市的公务员(小城市公务员工资)
日本核辐射海鲜谣言(日本核辐射海产品运往中国是真的吗)
进口海鲜一度是国内餐桌上的“信仰”。然而,近日青岛海关查获走私日本福岛核辐射海域海鲜一案,却几乎让信仰崩溃。尽管从目前来看,这批货值达2.3亿的 “问题海鲜”是否真的遭受放射性污染有待进一步查证,但两年来这批价格低廉的海鲜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应是确凿无疑。这,再次为“舌尖上的安全”敲响警钟。
尽管福岛核泄漏事件过去已有五年,但是对于放射性元素来说,生物富集作用比单纯的吸附作用问题大得多。例如福岛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元素铯,其半衰期长达30.17年,随着食物链富集,会在人体潜伏很久。福岛核泄漏后,一向“以海鲜为天”的日本民众也开始忌食海鲜。甚至早在1987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泄露后,研究人员研究核电站冷却池中的梭吻鲈发现,人们吃下1公斤梭吻鲈,放射性元素铯若不能被及时排除,相当于每天都在做X光胸透。这种“核辐射海鲜” 都敢走私售卖,真是胆大妄为!
有利可图是暗度陈仓的根源,“有路可走”则让走私持续了两年。查看这批海鲜的走私路线图,无论是从俄罗斯还是日本出发,绕道越南走陆路进入我国,无疑是舍近求远。恰恰也是这种形迹可疑的非正常线路,引起了青岛海关的注意,并最终导致了案件的破获。
事实上,在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对来自日本的农产品已经“慎之又慎”。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禁止从福岛等12个都县进口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即使是进口日本其他地区食品、饲料,也面临双重关卡。报检时要提供日本政府出具的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的证明与原产地证明;各地检验检疫机构要对进口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进行放射性物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口。这些“问题海鲜”,不惜花几倍“快递费”长途奔袭,算是应验了马克思说的:“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食品安全的品牌信仰建设不易,毁掉却可能是在一夜之间。虽然这批“核辐射”海鲜是输入型,但依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几 年前,中国食品安全的信誉曾因问题奶粉跌入谷底,如今,国内奶粉虽早已“改过自新”,甚至已有品牌成为全球第一家获得全球食品安全标准(BRC)A+认证 的婴幼儿奶粉企业,但要让市场从白眼转到青眼,从“打死也不信”到“无条件相信”,却依然长路漫漫。
今年上半年,旨在打击走私的联合专项行动“国门利剑2016”的第一个靶子就是农产品走私。但我们也深知,靠突击式的“出海打渔”,总有漏网之鱼,只有将 法治之网织起、织密,提高违法成本,才能提升对不法行为震慑力,提高食品安全的保证率。当一些利益熏心者千方百计突围“良心”,只有全社会形成对危害行为 的法治合围,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吃下“定心丸”。正如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只有用法治手段管得到位,我们才能产 得安全、吃得安全。而所谓“管到位”,很大程度上需要改变现在“农业部门负责生产环节,食药监部门负责销售环节,从田间到市场脱节”的部门监管各自为政的弊病。
而且还要看到,尽管此次走私海鲜是输入型的食品安全风险,但这恰恰更加说明,在越来越国际化的环境中谈食品安全,我们不仅要一如既往目光向内,也要更好地守住国门。
小同志,想上岸吗?掏出手机,扫我!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