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行政诉讼法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1 17:08:15

    1.行政法的调整的对象是“行政法关系”。

    2.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结果不包括“良好”。

    3.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称为“地区行署”。

    4.属于行政相对人的是“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告的丁”。

    5.政府对中级作出的行为或承诺应守信用,不得随意变更,不得反复无常指的是“信赖保护原则”。

    6.有权改变或者撤消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是“国务院”。

    7.行政征收是一种“应请求行政行为”。

    8.狭义上的行政给付仅指“社会保障行政”。

    9.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10.强制划拨、强制抵缴、强制扣缴、强制收兑、滞纳金、强制拆除、责令退还、强制收购等属于“对财产的行政强制执行”。

    11.甲因乙侵犯其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而请求行政机关裁决,这属于“侵权纠纷的裁决”。

    12.我国第一部对行政处罚程序作了较完备规定的法律是“行政复议法”。

    13.监察对象对监察建议有异议,提出异议的时限为自收到监察建议之日起“30日内”。

    14.确立美国法院对国会立法的违宪审查制度的是“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15.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属于“特殊地域管辖”。

    16.不属于行政诉讼当事人的是“证人”。

    17.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特色之一是“举证内容包括规范性文件”。

    18.依《行政诉讼法》,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对于规章“只能参照适用”。

    19.再审行政判决的主要形式的是“变更判决”。

    20.原则上受理行政裁判的执行案件的是“一审法院”。

    21.提出‘行政是国家的组织活动’的是“马克思”。

    22.行政机关无权“制定法律”。

    23.不属于我国行政法法源的是“行政法理”。

    24.国家公务员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降职、辞退或受到行政处分的权利是“职位保障权”。

    25.对于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26.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影响其权益的组织、个人”。

    27.在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许多涉及重要的国家和公共利益领域,一般都不适用“行政合同”。

    28.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非国家机关组织”。

    29.属于我国公务员的权利“辞职”。

    30.作为行政相对人的个人主要指“公民”。

    31.属于行政行为的是“民警李某下班时间缉匪的行为”。

    32.关于‘行政立法’的‘法’,是指“行政法规、规章”。

    33.行政命令的实质是为相对人“设定权利和义务”。

    34.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2004年7月1日”。

    35.属于行政裁决的是“人民政府对民事纠纷的裁决”。

    36.关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不可以替代权利机关监督的制度”。

    37.独立行使案件审判权的是“人民法院”。

    38.对一审裁定不服的上诉期限为“15天”。

    39.人民法院审理二审行政案件的审限为“2个月”。

    40.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国家审判机关”。

    41.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属于“无效的行政行为”。

    42.公安机关对吸毒者强制戒毒的行为,其性质是“行政强制”。

    43.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人”。

    44.某市区公安分局下设的一个派出所,对公民甲的违法行为予以50元罚款,并对其予以警告,甲不服,欲提起行政复议,享有行政复议权的机关是“某市区公安机关”。

    45.不属于行政法的特点“各国通常有统一的行政法典”。

    46.我国公务员不享有如下权利中的“政治中立权”。

    47.对于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二者发生的基础不同,赔偿是因违法行政而导致的后果,补偿是因合法行政而产生的”。

    48.我国《企业登记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在获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一年内应开展经营活动,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吊销其营业执照;这类行政许可属于“附义务性许可”。

    49.属于原始证据的是“文件的原本”。

    50.公安机关对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人进行人身拘束,该行政行为的性质是“行政强制”。

    [1][2][3][4]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