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考研面试热点问题(考研热度不减原因何在)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12:11:15

    本篇内容中公事业单位(http://www.zgsydw.com/)提供面试热点知识《“考研热”持续不减》。

    【背景材料】

    自2月15日起,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陆续放榜,考研话题持续占据着网络热搜榜。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增长。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较上一年增加14万人。与之对应,自2011年以来,中国考研报名人数除在2014、2015年稍有下降,其余年份都呈增加态势,2017、2018年增幅更在10%以上。随着社会整体人力素质的提升,更多人追求学历上的“晋升”,这一定程度上具有必然性,也未必是坏事。

    但是,当前“考研热”高烧不退,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读研,并不是指向“研究”,甚至与能力提升无关,而是目的明确——只为换取一份“更好的工作”,通过提升学历以在就业市场获得一份更具竞争力的“敲门砖”。这在事实上反映出,作为精英教育象征的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偏离了“研究”之本意,而是具有不可小视的“泡沫化”倾向。从研究生教育的目的看,它未尝不是精英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预测题目】

    近年来考研热度居高不下,我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增长。2019年考研人数再创新高达到290万人,较2018激增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十余年增幅最大的一年。你怎么看?

    【要点答案】

    1.表明主要态度。

    考研热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然结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就越能认识到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也越重视教育的投入,追求高学历、好工作和好生活也是人之常情。但对于考研也需我们理性看待,持续“考研热”背后反映的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2.分析考研热现象的积极意义。

    (1)培养高端人才。考研人数的增加符合科教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梯队,完善人才体系;同时考研热也有利于实现优中选优,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2)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考研热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普及高等教育,不断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素质,补齐整体素质偏低、科学素养不高的短板;

    (3)促进人的发展。通过考研和研究生学习,不断激发学生自身潜能,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自制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

    3.阐述考研热的原因。

    (1)提升就业竞争力,对抗就业压力。企业招人更愿意选择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并且在待遇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学生通过考研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且也能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

    (2)考研政策改变。受扩招政策影响,每年研究生招录人数也呈现递增趋势,这也为在职考研创造了条件,综合造成了考研热度居高不下;

    (3)名校情结和人脉积累。部分考研学生考研主要是基于名校情结,通过考研获得名校学历,并且在校扩充自己的优质人脉,有利于自己今后的职场发展和创业;

    4.阐述考研热背后存在的问题。

    (1)盲目考研。一味随大流,盲目跟风报考,缺乏理性思考;

    (2)逃避就业。用考研逃避就业压力,成为不就业的理由;

    (3)功利化。考研不为能力和学术,仅为一纸文凭,某种程度上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会败坏学术风气。

    5.阐述具体对策。

    (1)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优化完善研究生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严把研究教学、培养质量,真正做到“宽进严出”;

    (2)改善企业用人标准。通过政策导向和宣传引导,改变企业“唯学历论”的用人模式,以能力为导向;

    (3)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主流媒体应当发挥其舆论导向性作用,扭转“唯学历论”的错误舆论导向,引导民众理性看到考研问题;

    (4)学校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高校应当开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程,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

    相关推荐:

    考研热度何时褪

    理性对待考研热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