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盈余利润是什么(盈余问题方程公式)
- ·下一篇文章:找出对策(找对策是什么意思)
游戏化生活(游戏化生活app)
时事评论背景
一进入暑假,河北初中生杨晓龙便开启了“游戏模式”——日上三竿,还赖在床上组队“推塔”,中午匆匆扒几口饭又去“吃鸡”,夜里两三点还在“鞍刀咆哮”……即便困得手机要砸脸上的时候,也要“血战到底”。近期,一项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指出,网络游戏正在逐步吞噬着乡村,像杨晓龙这样深陷其中的大有人在。如何让他们在该昂扬向上的年纪奋发图强,而不是迷醉于网游中的幻境,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时事评论观点
游戏是人的天性,不能简单地说玩游戏就是不好,但过度沉迷于游戏,的确会造成很多困扰,轻者作息不规律、视力下降、成绩下滑,严重的则可能受暴力、色情影响,大幅偏离了本该正确的成长方向。如今,孩子们游戏成瘾已是家长普遍关心的话题,而在农村特别是留守现象严重的地区,这一情况更甚。根据《青少年成瘾行为调研报告——基于2017/2018青少年健康行为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在玩游戏的时间上,留守儿童要高于非留守儿童。尤其是在“每天玩4—5小时”以及“每天玩6小时以上”这两个时间段,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每天玩4—5小时”分别是18.8%和8.8%,“每天玩6小时以上”分别是18.8%和8.2%。为形容这种农村孩子的现状,有人甚至专门发明了一个“游戏化生存”的词语。
留守儿童通常要依托游戏生存,有其深刻的内外成因。从外部因素看,爬山、玩水这些接触大自然的活动,在没人管束的情况下,很难抵得过游戏本身的魅力。况且,现在提倡“减负教育”,农村学生因为缺乏兴趣班、图书馆、游乐场,他们反而不知该干什么好了。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极容易被当作“电子保姆”,它至少可以打发时间,保证孩子们不吵不闹。而从内部成因看,青少年沉迷游戏可看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补偿。心理学分析指出,父母的在场和陪伴,对孩子兴趣和认知的培养,代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至关重要。截至2016年底,全国农村仍有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726.29万人,他们因为留守现状而形成的“精神虚空”,靠玩游戏这样的方式去纾解,实在没什么可诧异的。
在“游戏化生存”这样的现实困境前,我们要对孩子游戏上瘾保持足够的警惕。首先,要对不同的游戏进行分级管理,支持正能量、健康的游戏,而对一些不良游戏或网络平台进行严格管理。其次,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变成刚性的社会规则,比如建立切实可行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系统和服务平台,强化线下身份认证过程,限制游戏时间等。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上瘾只是青少年精神空虚的一个方面,如果没有充足的适宜的大众文化产品,哪怕把游戏全部封禁,也难保他们不沉迷于直播、短视频等各类手机软件。正如很多留守儿童所提问的:“不玩手机还能干啥?”青少年沉迷于玩手机,本质上是因为选择有限、认知有限,对于学校、家长而言,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青少年过度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很容易与现实生活脱节。技术上采取措施固然必要,但“防沉迷”的关键仍在于自控力。更多地放下手机,多到户外走动,对于成年人来说都很难做到,何况是心智发育尚不充分的青少年。但越是这样,越是说明引导的重要性,充分发展兴趣爱好才是避免“精神空虚”的有效方法。青少年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社会、家庭和学校应该为此不断努力。
相关文章:
第1篇 特殊人才引进机制(特殊人才引进有什么好处) 作者:admin
背景链接随着知名主播以及快递小哥等特殊人才的引进,人们纷纷关注各地的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无一例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人才”一词被重新定义,不再局限于海外留学经历、博士学位等传统评价标准,一些特殊的要素,例如:商业价值、特殊技能等也被纳入特殊人才的评判标准。综合分析【提出观点】上海、杭州等地特殊人才引进政策,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对习总书记人才观的深刻践行,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
第2篇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打击制假售假的重要性) 作者:admin
毋庸置疑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公考资讯网温馨提醒考生多看多做练习的同时,要站在公务员角度和高度上,对待最新发生的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写作水平,公考资讯网特别推荐:2018年申论热点时评“必须采取重罚模式打击制售假行为”评论文章,阅读本文对
第3篇 公务员面试考官应注意的问题(公务员面试对考官的要求) 作者:admin
我们必须要了解面试官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面试考官处于提问者、考察者、评判者的地位,很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面试前不妨对考官心理进行分析,针对考官可能有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应战心理。一、优势心理指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人倾向性。应该以一种不
第4篇 行程问题、相遇(行程相遇问题例题讲解) 作者:admin
今天华图教育就带领大家学习行测数量关系中一个高频考点-行程问题之相遇;这类问题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且难度稍大,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都会有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大家还是要克服这种心态,学会基本的解题思路,多加练习,融会贯通。一.含义:相遇问题描述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就有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
第5篇 命题等值公式(命题公式等值演算) 作者:admin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直言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例如:“所有的语言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句话就是一个直言命题,对象是语言,工具是某种性质。在直言命题的考查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求等值命题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找等值命题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并不懂得找等值命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以及引用了怎样的知识点,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