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后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020全国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的意义)
【背景链接】
塑料餐具、薄塑料袋、塑料棉签、吸管等一次性塑料用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随着人们对便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旅游业的发展,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由此对环境和海洋的污染也不断加剧。根据欧盟的统计,所有废弃物中塑料废弃物所占比例高达85%,其中约一半是一次性产品。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塑料废弃物被收集和重复使用,其余大部分都留在垃圾场或环境中。塑料分解非常缓慢,特别是在海洋和海滩上积聚的废弃物,对于鸟类、鱼类和其它海洋动物来说具有很大危害。动物吃进的塑料残渣通过食物链反馈,又会回到人们的餐桌上,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6日 《二○二一年后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蒋琪)
【题目预测】
欧盟议会投票,批准从2021年起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欧盟将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餐具、棉签、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这些用品将由纸、秸秆或可重复使用的硬塑料替代。塑料瓶将根据现有的回收模式单独收集;到2025年,要求成员国的一次性塑料瓶回收率达到90%。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欧盟调查结果显示,欧洲水域每年有15万吨塑胶垃圾入海,而全球海域塑胶垃圾则达到800万吨。批准从2021年起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是海洋的胜利,是环境的胜利,也是我们后代的胜利,中国应该抓紧行动起来。
之所以出台这样的规定,是因为些塑胶垃圾常被鱼类和大型海洋哺乳动物误食致死,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活。例如鲸鱼使用塑胶袋后食道会被堵住,无法再进食真正的食物而最终死亡,而海鸟等生物也常因误食塑胶垃圾而死亡。同时,塑胶的降解方式不仅很慢,而且通常是被磨成塑胶碎片,最后还是可能被海洋生物吃入体内。人类做事食物链的最高级别,塑料片也有可能进入人类体内。
这项规定在出台之后,能够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明白使用白色垃圾危害的自身的健康;并且,对于所有的海洋生物来说这也是个福音,虽然不会一下子就产生明显的效果,但至少出现悲剧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下降。此外,最有利的肯定是人类,科学界日前已经首次在人类粪便内发现微塑胶,一项研究发现,来自8个国家的受测试者,粪便样本内发现多达9种不同塑胶。
因而,作为地球上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减少使用白色塑料袋,不要害怕麻烦,多一点麻烦获利的最终是自己。科技人员也应该加快研发可完全降解的塑料袋,方便我们的生活。作为中国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宣传环保意识,让群众的意识得到不断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参加完2019年国考笔试的考生可以适当进行放松,但切莫大意。保存好自己的准考证,密切关注成绩查询信息。公考资讯网建议考生们根据估分情况,提前做好面试准备。可借助APP辅助复习。公考资讯网预祝考生们取得良好的成绩,早日上岸!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