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07年浙江公考结束了吗(07年浙江公考结束了嘛)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8 20:03:49

    1月7日,2007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如约而至。据统计,全省最终交费确认参加考试的考生有143626人,比06年增长约12.4%,报考比例为38:1(06年为30:1)。其中,报考省级机关的超过4000人;报考省属单位的有6713人;报考市级机关的有24750人;报考县级机关的有67917人;报考乡镇机关的有39158人;报考面向村干部选拔录用乡镇公务员职位的有948人。因无人报考或开考比例不足,经研究,全省共取消和核减97名计划,实际招考3716名,开考率达到97.5%。

    考试结束当天,华图《公务员考试报》记者对在华图参加过辅导班的考生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反应由于在备考过程中对知识点和题量准备比较到位,感觉总体难度比较适中,作答时间比较充足,因此要比国家公务员考试轻松。

    在本次浙江省公务员考试之前,华图老师特别强调,建议具体各模块题量分布如下:数量关系:数字推理10题、数学运算15题;资料分析:四种类型材料20题;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0题、逻辑推理10题、类比推理增加到10题、定义判断5题;常识题量减少增加到言语理解部分。模拟训练过程中题量一定要把握在120-130之间,以便在实际考试中能有计划地把握时间、分配规则。

    从考试实际结果来看,本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总题量为125道,数量关系25道、言语理解与表达30道、判断推理35道、常识15道、资料分析20道,这与华图辅导老师的考前指导相符,因此,刚走出考场的学员普遍反映由于准备比较充分,因此感觉比国考理想。从解题的实际情况来看,听过讲座或参加过辅导班的考生收获还是比较大的,作答过程中胸有成竹,思路比较清晰,发挥正常。因为考试的知识点在讲座及辅导班上基本都讲过,各种可能的变化都罗列的很详细,特别是广大考生惧怕的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两大块,采用华图老师提供的解题思路非常实用。

    今年的申论材料容量相当大,整整七八页的阅读量,作答部分的写作量也比较大。听过华图讲座或参加过辅导班的考生反应,试题的总体难度还是适中的,作答比较得心应手。因为在备考过程中华图老师提供了很多有效的阅读技巧,各种命题的关键点以及命题形式给大家做了很详细的剖析,使广大考生在作答过程能合理的把握时间和答题要点。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