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组织管理题思路(组织管理题 结构化面试)
- ·下一篇文章:2020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事业单位行测数学题(事业单位行测公式)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今天特意为大家带来的备考内容是《事业单位行测数学运算复习的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一举成功!
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数学运算部分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数量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方面,是考生失分较多的题型。但是,事业单位中的数学运算部分与国考或省考中的数学运算题相比较,难度上会下降很多,所以,很多考生主要是一个心态问题,信心问题。有些考生虽然平时也做一些数学运算的练习题,但从内心深度一直是有抵触心理,所以,一上考场,一紧张,第一时间就会选择放弃,而完全靠仅存的25%的概率在猜题,结果率并不高,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谈谈如何有效地复习数学运算。
一、基础知识要扎实
考生必须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及常见的数学公式。如整除、质合数、等差等比公式、与几何问题相关的公式等等,当然在记公式的过程中,也需要灵活地处理。
例1:有一堆粗细均匀的圆木,最上面一层有6根,每向下一层增加一根,共堆了25层。问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
分析:由题意,可知此题是等差数列,且是等差数列的求和。
通过这个例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有知识点的基本公式一定要牢记,推导公式可能根据自己基础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记忆。
二、各种思想或方法重在应用环境
数学题中常见的典型的解题思想如极限思想、特值思想、比例思想,方程思想必须要掌握其应用环境。
例2:工厂组织职工参加周末公益活动,有80%的职工报名参加,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与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比为2:1,两天的活动都报名参加的为只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的50%,问未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的?
分析:此题是容斥问题,但是,它也符合特值思想的应用环境,属于无单位的情况,所以,它一定可以用特值求解。设两天的活动都报名参加的人数是1人,则只报名参加周日活动的人数是2分,则只报名参加周六活动的人数是5人,未参加活动的人数是2人,所以,2/5=40%。
通过这个例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所有的思想或方法需要牢记其应用环境,这样才能在见到各种题型的时候,应用自如,提高解题速度。
三、常考题型要熟知
掌握了前面两个阶段之后,考生需要熟知考试的各种题型,需要把近三年的事业单位的真题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和归纳,总结出常考的题型,并且予以高度重视,最终需要把前面学到的知识点及解题思想或方法熟练地运用到解决这些常考的题型中来。
行测中的数学运算部分题目虽然较难,而且复习备考过程又特别枯燥,所以,建议考生们可以结伴同行,在备考的路上,相互有个依靠,能够相互前行。俗话说得好,“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走得更远。”希望考生朋友们调整好心态,循序渐进,希望数学运算不再是你行测路中的跘脚石!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