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健康中国的申论(健康中国申论作文)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30 00:19:02

    为进一步帮助考生提升申论答题水平, 特别推荐申论热点解读:“健康中国”。希望考生阅读本文,对申论热点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

    【背景链接】

    “健康中国”这个词近期不仅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而且在微博热搜、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里也多次被提及。人们常把健康比作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圆满全系于1的稳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论述,赢得了全社会的强烈共鸣。健康,正在以更多元的方式融入中国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综合分析】

    2020年,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第一个时间节点。根据纲要,到2020年,中国应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站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健康中国2030”的意义无疑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其内涵又得到了再一次的延伸。在这一年的年初,我们经历了一场影响全人类的疫情。我们也以各种形式、各种身份,亲身参与了抗击疫情,见证了无数医务人员的逆行奋战、无数企业的鼎立支援。尽管目前全国疫情抗击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后疫情时代,中国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却是一件需要持续关注并投入的课题。

    【相关问题】

    (1)健康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无法满足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要求。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对健康的需求层次逐渐提高,既有求医问药、防病治病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也有亚健康恢复、慢性病康复、增进健康养生强生的需求,以及减肥美容、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等更高层次的需求。当健康需求从单纯的疾病治疗拓展到保健、护理、养生等多元化领域时,医疗供给就只是健康服务供给的一小部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内部协作程度低。据统计,中国医疗卫生资源的80%在城市,20%在农村。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综合性医院规模扩张过快,进一步挤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空间。专科医院(精神卫生医院、儿科医院、康复医院、老年护理医院等)发展较慢且服务能力较弱,不仅损害医疗公平,还降低医疗服务效率。

    (3)政府推行公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力度不足,对公民参与健康治理的意义认识不足。公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其健康素养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在中国,很多人缺乏“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不健康饮食等慢性病的主要致病风险因素广泛存在。另外,各地政府对公民参与健康治理的意义认识得不够深刻,对公民参与健康促进的教育途径设置得较少。

    【相关措施】

    (1)推进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的多元化需求,必须推进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健康产业,加快构建多元化健康服务供给体系。政府要消除市场准入歧视,创造公平发展环境,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医保体系,拓宽医疗与健康服务供给渠道。要引导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康复、护理、体检等细分服务领域,要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活动,提供量多质优的医疗与健康产品和服务。

    (2)构建一体化、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党和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健康治理进行顶层设计,发挥目标凝聚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政府要从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成健康治理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参与者和服务者,治理理念由管理控制转变为协商合作。当其他治理主体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政府要成为社会利益博弈的协调器和平衡器,以“元治理”者的角色进行协调解决。要构建适当的授权机制,由政府主导将健康治理的权、责、利在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之间进行优化配置,激发其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力。

    (3)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做好公民健康促进和智慧健康产业。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势在必行。要促进互联网产业和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健康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等信息和技术,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为人们提供远程会诊、精准医疗、健康管理、远程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提高健康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要发展智慧健康产业,借助互联网、移动社交平台、大数据等新媒体新技术,做好公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权威论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个人的健康,关系一个家庭的命运;13亿人的健康,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网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中国人均期望寿命一直在不断提高,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今天出生的中国人,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6.34岁,与50年前出生的那一代人相比,可以多活30年。——人民网

    健康,不仅是每个人的幸福根基,还能以点带面升华为国家实力。实现全民的健康福祉,除了体制机制创新,更重要的是让卫生、环境、信息和技术等诸多资源合理调度,实现物尽其用。——健康报网

    【案例拓展】

    发挥中医院优势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让人人享有健康,离不开中医药。“治未病”是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学是整体医学,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为一体,完全契合健康中国行动的理念。中医提倡预防为主,能够为百姓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满足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互联网+医疗搭5G快车

    随着中国5G通信发展,5G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迎来新技术时代,室内5G千兆网的优势,为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带来了高通量、低时延、大连接等体验,助力医疗信息化向着数据化、移动化、远程化、协同化、智能化发展,让智慧医院、分级诊疗等业务“如虎添翼”。

    公共卫生体系的长期建设

    公共卫生体系是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日常时期通过疫苗等措施及健康管理手段预防疾病、通过强大的医疗手段治疗疾病,更需要有敏感的侦测疾病能力,在非常时期拥有强有力的医疗专业组织和后勤支援抗击疾病。发达的公共卫生体系需要从战略方向、服务、基础设施等层面进行完备的体系化建设,才能确保健康安全的美好生活。

    【时评文章】

    健康中国的源头活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姹紫嫣红开遍,春天的大自然总是令人向往。一段时间来,无论是在公众的网络社交圈中,还是在新闻发布会、媒体报道稿件中,春天都是高频词。疫情防控期间,久居家中自我隔离,许多人都产生了一种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冲动。春天带给人们的讯息,不仅是时间节令,更有胜利信心和健康希望。

    不管是获取呼吸饮食,还是寄托平安祥和的希冀、实现美好生活的夙愿,大自然都是人的生存之本。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到“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人文理念,再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的朴素自然观,泱泱5000年中华文明充盈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智慧。朝着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迈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生命共同体”的高度,丰富了生态文明哲学观、认识论,为我们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的提升。自然保护不是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经济发展也不是掠夺自然的“竭泽而渔”,统筹好二者关系,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所在,也是实现民生改善、人民健康的重要内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社会发展的本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无论怎么定义美好生活,良好生态必然内涵其中。

    好的自然环境无论对于疾病防控还是公众身心健康,都有极大的正向作用。人们在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充足的阳光,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无形屏障;科学的理念、自信的心态以及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战胜疫情的制胜法宝。“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唯有用心守护健康的自然,才能收获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健康馈赠。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进步史,也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无数案例都说明,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保护的问题上,我们必须算大账、算长远账、算全局账,决不能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健康中国的持久动能,离不开健康自然的源头活水。保护环境、守护生态,我们每个人都要当好建设者,才能成为良好生态的受益者。推动形成全民关爱自然、关注健康的积极态势,我们必能早日实现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的愿景。

    作者:曹 原 来源: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