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202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工作思路和打算)
- ·下一篇文章: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人际交往与主动)
公务员面试答题没内容怎么办(公务员面试答题没内容正常吗)
很多考生在面试备考过程当中,在克服了初期外在仪表仪态方面的问题之后,经常会表达出的一种困惑是,如何将内容展开?如何提升自己分析的深度和全面性?公考资讯网分享的以下两种方法可能是值得你去逐一尝试的。
方法一:利用好主体分析法
我们在面试答题的过程当中,每道题的思考时间其实在45秒到一分45秒之间不等,在这么短的一个时间内,我们要如何将一个问题思考的比较全面呢?这里就为大家推荐主体分析法,顾名思义,主体分析法就是将某一事件或某一情境下所有的行为主体进行分析,例如针对教育背景的讨论题目,我们常能想到的行为主体可能有,学生,家长,学校,教师,教育主管部门。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
“某地为了推行全面减负的政策,将小学放学时间提早到下午三点半,造成当地教育培训班和托管班火爆发展的现状,也带来了一些发展乱象。”
那么如果没有用主体分析法,这道题根据表面问题,很多同学都会分析到我们的培训班监管班乱象造成社会影响,需要监管治理。
但是如果我们运用到了主体分析法,我们就可以分析到,对于学生来说,造成了他们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和压力,一些不负责任的托管方式也可能对他们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对于家长来说,也增加了较多的教育负担,提高了家庭教育开支。对于学校来说,一些课外辅导班和托管班采用提前上课的方式,将学校还未开展的课程内容提前讲授,可能会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影响课堂上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样在对策的展开上,我们已经可以这么做。
所以说通过这样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方式,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思考时间内对问题有较为全面和深度的把握。
方法二,层次分析法
所谓的层次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我们的答题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地进行推进。
我们常见的几种层次有,短期,中期,长期的时间层次,表面到根本的逻辑层次,当前工作的处理与未来工作的长效机制等。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
“对于公务员来说,时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谈谈你会怎么样去落实终身学习?”
那么这道题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就可以将终身的这一个过程,落实到短期,中期,长期的一个发展计划,针对当前对业务较为生疏,中期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转化能力,长期在成为中坚力量之后,需要老带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通过这样的时间顺序,就可以向考官较为全面地展现自己在时间层次上对于这项工作的规划和落实措施。
当然方法贵在实践,公考资讯网希望大家转化思路,多做思考,多做尝试。
参加完2019年国考笔试的考生可以适当进行放松,但切莫大意。保存好自己的准考证,密切关注成绩查询信息。公考资讯网建议考生们根据估分情况,提前做好面试准备。可借助APP辅助复习。公考资讯网预祝考生们取得良好的成绩,早日上岸!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