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招录规则(公务员招考最新规定)
- ·下一篇文章:2019国考申论提出对策题怎么写(2019国考申论提出对策题是什么)
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情况汇总怎么写(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十五种情形)
【导读】
为了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正确使用警械和武器,及时有效地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
今天我们就对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情况进行重点学习记忆。
一、武器概念
条例所称武器,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枪支、弹药等致命性警用武器。
二、武器使用原则
1.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原则
2.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原则。
三、武器使用情形
人民警察判明有下列暴力犯罪行为的紧急情形之一,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武器:
1.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2.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3.抢夺、抢劫枪支弹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4.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犯罪或者以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相威胁实施犯罪的;
5.破坏军事、通讯、交通、能源、防险等重要设施,足以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紧迫危险的;
6.实施凶杀、劫持人质等暴力行为,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
7.国家规定的警卫、守卫、警戒的对象和目标受到暴力袭击、破坏或者有受到暴力袭击、破坏的紧迫危险的;
8.结伙抢劫或者持械抢劫公私财物的;
9.聚众械斗、暴乱等严重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用其他方法不能制止的;
10.以暴力方法抗拒或者阻碍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
11.在押人犯、罪犯聚众骚乱、暴乱、行凶或者脱逃的;
12.劫夺在押人犯、罪犯的;
13.实施放火、决水、爆炸、凶杀、抢劫或者其他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后拒捕、逃跑的;
14.犯罪分子携带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拒捕、逃跑的;
1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武器的其他情形。
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
四、不得使用武器的情形
1.发现实施犯罪的人为怀孕妇女、儿童的,但是使用枪支、爆炸、剧毒等危险物品实施暴力犯罪的除外;
2.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或者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五、武器使用后果
1.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保护现场,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报告。
2.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进行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当地人民检察院。
3.当地公安机关或者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应当将犯罪分子或者无辜人员的伤亡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
4.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所属机关书面报告。
【考题巩固】(判断)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之前,一定要先进行警告。( )
【答案】B。解析: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使用武器,来不及警告或者警告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可以直接使用武器。“一定”说法错误。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