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公务员申论五个出题方向(公务员笔试申论5个出题方向)
- ·下一篇文章:上班在即的意思(上班时间怎么备考公务员)
吞咽障碍的康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的康复原则有哪些)
2020年医疗卫生人才招聘备考敲响了战鼓,卫生人才网为大家准备了医疗招聘考试面试资料,各位准备报考2020年医院招聘考试的小伙伴们赶快练习起来吧!更多备考资料及招聘信息欢迎持续关注卫生人才网!
近年来,医疗卫生系统康复专业面试针对康复工作的特殊性,在面试考试中出现了康复专业性的考题。从考查的形式来看,这部分考试内容与笔试有重合之处,但是面试答题除了要考虑到要点全面之外,更重要的是答题的思路要体现出条理性与逻辑性,还要善于运用起承转合的词语或句子来串联所有要点。
在康复医疗的面试中,评估类题型是一类相对比较大的类型。由于康复的学员重点关注的往往是评估和治疗和措施,拿到评估类的题目,总是就只拿评定表来答题。关于评估类型的题目应该如何作答,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请简述吞咽障碍的评估?
1.答题思路
对于评估题型,进行回答时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阐述,可以根据吞咽障碍的临床特点,和具体评定表格然后再分点展开。
2.参考答案
吞咽障碍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于不同部位的吞咽时咽下困难。正常吞咽过程包括口腔感知期、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食管期。任何时期发生障碍都可能产生吞咽功能障碍。具体评定包括以下几项:
(1)原因评估
①球麻痹:延髓运动神经核或颅神经损伤,下运动神经原损伤。吞咽障碍症状重于构音障碍,咽反射消失或很弱,舌肌萎缩或有肌束震颤。代偿能力差,康复效果差。
②假性球麻痹:双侧皮质延髓束损伤,上运动神经原损伤,支配吞咽肌肉的下运动神经原未受损。构音障碍重于吞咽障碍,咽反射存在(延缓、不协调),代偿能力强,康复效果较好。
(2)通过临床表现评估
①流涎,低头明显;
②饮水呛咳,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
③进食时发生哽噎,有食物粘着于咽喉内的感觉;
④吞咽后口腔食物残留,在吞咽时可能会有疼痛症状;
⑤频发的清嗓动作,进食费力、进食量减少、进食时间延长;
⑥有口、鼻返流,进食后呕吐;
⑦说话声音沙哑,变湿;
⑧反复发热、肺部感染;
⑨隐性误吸。
(3)吞咽障碍程度的评定
饮水试验是一种较方便、常用的鉴别有无吞咽障碍的方法。
具体方法为: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①一饮而尽无呛咳为正常,若5秒以上喝完为可疑1;
②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为可疑2;
③一次喝完,有呛咳,为异常3;
④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为异常4;
⑤呛咳多次发生,不能将水喝完,为异常5。以上是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一般功能评定和预后判断。
以上为吞咽障碍评估的基本方法,可以用于吞咽障碍程度判断,以及治疗过程中效果。更多医疗招聘考试资料及试题汇总>>>2020年医院招聘考试资料及试题汇总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