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功能(免疫球蛋白种类及各自的功能)
- ·下一篇文章:历年公务员申论考试范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历年题型)
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要多少钱(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标准)
2020医疗招聘考试火热开启,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考,卫生人才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医疗招聘面试资料,本篇主要介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操作步骤,预祝各位考生旗开得胜。欢迎关注卫生人才网,获取更多考试资料。
一提到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我们不仅仅要在前期准备笔试的内容,笔试成功之后的面试考试占比也逐年开始增加。而相较于笔试内容对于专业素质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及综合应变能力的考察,面试内容更增加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察。所以,在面试内容中,应试者如何将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流畅的表达出来,也是在招聘考试中取胜的难点。而较于我们检验专业繁复的内容,中公小编以下面这道口述实操为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请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操作步骤。
对于此类题目,它考察的就是临床常见操作项目的操作步骤,所以我们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回答,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操作前(即为操作前所需的准备)
第一,试验前3日,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且维持正常活动;
第二,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10~16h不进食。
二、操作中(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第一步:坐位取静脉血;
第二步: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糖水;
第三步:以后每隔30min取血1次,共4次,历时2h;
第四步:一般根据5次葡萄糖水平,以测定血糖的时间为横坐标(空腹时为0时),血糖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耐糖曲线。
三、操作后(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1.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
2.儿童给予葡萄糖量为0.75g/kg体重。
3.OGTT的主要适应证:
(1)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
(2)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
(3)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
(4)有糖尿病症状,但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断标准。
(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或感染,出现糖尿者。
(6)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巨大胎儿史的个体。
(7)不明原因的肾病或视网膜病。
4.糖耐量试验可反映近期体内糖代谢的情况,但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年龄、饮食、劳动、应激、药物、胃肠功能、标本采集和葡萄糖测定方法等。
5.对于胃肠道手术或胃肠功能紊乱影响糖吸收的患者,糖耐量试验不宜口服进行,而需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GTT)。对OGTT正常但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可进行可的松OGTT,但50岁以上者对葡萄糖的耐受力有下降的趋势,所以不宜做此类试验。
对于此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再来为大家简单总结一下。首先,大家需要多看课本、打牢基础。虽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话糙理不糙,不管是应聘进行的笔试还是面试,专业知识储备能力都是考察的第一点;其次,此类题型更要注重逻辑点的把握,将前中后的答题思路熟记于心,再贯穿在知识点的记忆和回答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多做多练、灵活应用。在前两者贯穿的情况下,更要注重题型的反复练习。希望各位鼓足信心,努力学习,祝大家成功上岸。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