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因果倒置例题)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17:42:05

    2019国考行测备考有种错叫“因果倒置”。宝宝们平时我们说话中就经常用到因果关联词,这个小编再前面也跟宝宝们分享过,今天小编想跟宝宝们谈谈因果关系中,常常会出现的一种选项的错误设置形式叫:因果倒置,所谓“因果倒置”,宝宝们光听这个名字就应该很清楚,它主要是犯了原因和结果颠倒的错误,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让宝宝们感受一下:

    例: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很多女孩越来越注重外在美,于是选择了整形美容,提高自己的颜值。

    选项:整形美容使得许多女孩一味强调外在美。

    宝宝们来看一下文段,原文的原因应该是女孩强调外在美,结果是去整容,然而选项的原因是整形美容,结果成了女孩强调外美,宝宝们懂了吗?这种就是原因与结果颠倒的错误。

    也就是说,宝宝们在做题时,尤其出现因果关联词引导的句子时,要有一定的警惕度,看清什么是原因,什么是结果,千万不要把原因和结果混淆了哟!

    下面领着宝宝们做道真题,感受一下。

    【例】社会焦虑突增导致青年社会责任感突减。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处在竞争环境中的青年,不得不经常考虑个人的就业、住房、医疗、婚姻、教育……他们逐渐疏离社会,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心理——“社会焦虑”由此产生。比如有些青年有—种对未来的潜在风险不可预测的“恐惧”和忧虑,形成—种无形的压力。

    对“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社会环境急剧变化

    B. 个人的就业、住房等问题

    C. 对未来风险的不可预知

    D. 社会责任感突减

    【图图解析】宝宝们首先要进行审题,题目要求第一点:让我们寻找的是“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第二点:寻找不正确的选项。

    宝宝们看到第一句话“社会焦虑突增导致青年社会责任感突减。”也就是说,这句话的原因是社会焦虑突增,结果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突减,题目让我们寻找的是导致“社会焦虑”出现的原因,而且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宝宝们要睁大眼睛把D项选择上呀!D项正好是存在“因果倒置”错误的选项。

    接下来的一句话“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就业、住房、医疗、婚姻、教育……“社会焦虑”由此产生”,我们会发现A,B,C都是导致“社会焦虑”产生的原因,应该予以排除。

    宝宝们通过今天的讲解你懂“因果倒置”了吗?出现因果关联词千万要看清原因和结果哟!切勿相互混淆。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