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农村安全教育的现状(农村安全生产教育)
- ·下一篇文章:公务员面试怎么调整心态(公考面试心态)
国考申论新闻稿范文(申论新闻稿例题)
新闻稿短小精悍,是基本写作要求。在政府网站上的新闻也符合这个特点,便于迅速及时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便于民众阅读。其次,新闻稿的语言表达也非常重要,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起到新闻的作用。同时,书写结构呈倒金字塔式,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按事实重要程度和读者的关注程度先后主次安排内容,在申论公文写作中一般按照材料的内容事件内在逻辑顺序来书写。
新闻稿一般由标题、开头、内容、结尾四部分组成。在每个部分的书写中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小细节,需要广大考生着重关注。
1.标题凸亮点。标题是新闻的关键,需要简明、准确地概括新闻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公考中的标题一般都是“关于+内容+文种”式,但是这种标题不太适用新闻稿,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所以需要注意“新闻稿的标题要有亮点”,抓人眼球。如“德清跑步节 跑出健康跑出风尚”。
2.开头要简单。新闻稿的内容具有事实性,一般在开头会提及时间、事件等,需要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引出主题。比如“我县为了让分散的运动爱好者聚集到一起,采用互联网+的形式,于2月18日通过体育中心推出“德清跑步节”的微信号,带动更对人加入健身的行列,形成科学健身的氛围。”
3.内容要清晰。新闻稿的内容就是要简述材料内容,结合材料对符合要求的新闻主题的要点进行整理,实际上就是把材料内容、事件等进行有条理的整合,按一定的逻辑交代清楚,便于民众阅读,同时需要结合民众的文化素养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把新闻内容叙述出来。所以“清晰”最重要。清晰不是必须要分条“一二三四”等,这些数字放在新闻里可能会显得生硬,可以用“首先、此外、同时”等连接词进行表述,分清条理。如“德清跑步节活动自2月18日正式启动至今,已有近4000人加入其中。微信跑步零门槛,面向全部市民,不受时间地点路线人员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跑步爱好者加入这个活动,甚至平时不爱运动的市民也因为这个活动开始了更加科学的运动计划,给市民带带来了身体、心里、社交上的改变,受到更多人的亲睐, 德清跑步节的微信号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此外,为了让更多知晓并参与,我县还进行了很多推广活动和福利奖励,8000步以上可以获得奖品。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跑友,我县中心计划推出一个手机APP客户端,可以让参与人数无限增加,同时延展微信公众号的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多赢效果。”
4.结尾可多样。新闻稿的结尾很很多种方式,可以是启发式、总结式、呼吁号召式、提出希望式等,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采用不同方式。如“ 随着全民健身热潮高涨,我县的这种健身模式也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欢迎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共同打造全民健身新风尚。”总结式结尾,顺便呼吁号召市民参与也未尝不可。也就是说,结尾只要合乎情理,不夸张即可。
新闻稿的写作本质还是归纳概括的变形,注意找点的全面性,再加上新闻稿的特性才是一个完整的公文写作。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