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单位犯罪常考考点归纳怎么写(单位犯罪的知识点)
- ·下一篇文章: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手段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关于考前减压的段子(考前减压教育)
【热点背景】
6月3日凌晨,四名高考考生在高速路上骑摩托车逆行狂奔,被高速执法人员发现。所幸他们的危险行为被及时制止,才没有酿成大祸。据了解,两辆摩托车上四名驾乘人员均系重庆双碑某中学的学生,这四名00后由于考前压力大,一起到江津买摩托车,然后骑车兜风减压。目前,四名00后被移交公安机关,等候进一步处理。(6月4日中新网)
【预测题目】
6月3日凌晨,四名高考考生在高速路上骑摩托车逆行狂奔,被高速执法人员发现。所幸他们的危险行为被及时制止,才没有酿成大祸。据了解,两辆摩托车上四名驾乘人员均系重庆双碑某中学的学生,这四名00后由于考前压力大,一起到江津买摩托车,然后骑车兜风减压。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考前减压本无可厚非,但需有度。四名考生的减压方式深刻反映出当下部分青年人法制意识缺乏的现状,更折射出我们目前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全面价值观的引导。
高考前考生的心理压力增大,是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和考生家长也都试图用各种方法来帮助考生减轻压力,以便他们能在考试中发挥出好的成绩。比如,一些高中在高考前夕,组织高考考生集体呼喊口号,或用踩气球等互动游戏让考生们放松心情。这些减压的方式,一般都集中在校园里进行,既没有对外界造成影响和干扰社会正常秩序,又能帮助考生们减轻一定的心理压力。
然而,还有一部分考生高考前的减压方式却令人担忧。他们有的通过通宵打游戏来减压,压力倒是减轻了,可精力却耗费了,最终影响到考试而得不偿失;有的因为压力过大,为了发泄紧张、焦虑的情绪,甚至以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的方式来给自己减压,这种随心所欲、不计后果的减压方式,不仅给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甚至会触犯刑法而受到刑事处罚,“未进考场先进牢房”的现象在各地高考前也不少见。本题中这4名高考考生的减压方式就是这样,竟然在高速路上骑摩托车逆行狂奔减压,此举不仅很危险,也违反了交通法规将受到处理,这样也必然影响了高考的发挥。因此,高考前的心理减压要有一定节制,不能因不当减压反而增添新的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减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作为一名高考考生的家长,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高考,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应考环境,不能有和“别人家孩子”攀比的心理。要知道,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对自家孩子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给孩子造成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孩子做出离家出走、自残轻生等过激行为。
学校和考生家长要对考生在高考前出现的心理压力问题,及时给予关心和相应疏导,要引导他们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心理减压,避免因减压方式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但愿考生们都能有一个好的心态走进高考考场,把握人生中的关键一步。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