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明星亲子节目有哪些(明星亲子类节目停播原因)
- ·下一篇文章:实现绿色出行(号召绿色出行)
唐山大地震30周年(唐山大地震29年祭)
祭唐山大地震3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惨痛的记忆。而唐山大地震,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永远是一个记忆深刻的惨痛日子。30年前的今天,24万人民,24万同胞,刹那间,不再醒来。
这是一个值得公祭的日子。人类永恒的痛苦,往往不在于痛苦发生的那一刻,而在于痛定思痛。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痛苦,化作慎终追远,成为我们集体抹不去的记忆,人民无休止的缅怀,那就是公祭的理由。公祭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天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这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日子。当年的小小寰球,发生的一场惨绝人类的大地震,令四分之一的唐山人民失去宝贵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逃过大地震劫难的唐山人民、所有今天活着的唐山人民都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他们是幸存者。活着,好好活着,不仅是对生者的赐福,也是对逝者的慰藉。
其实,今天地球上所有活着的人,都是幸存者。我们都是幸存者。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是无数细胞进行一场“战争”后的幸存者。地球上的人类,是无数次天灾和战争后的幸存者。即使我们可以对天灾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对人祸进行一定程度的预防,我们也仍然不过是幸存者。
我们也许是交通事故的幸存者。在我们这个没有战争的国家里,交通事故大概是今天致人死命的最大凶手。车祸猛于虎。人的生命在人类自己制造的车祸面前,与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并无根本的不同。地震还可以有预测、有预感,而车祸有时甚至无法预测,没有预兆,它就发生了。
我们也许是假药、假酒、假奶粉、假诸多食品、用品的幸存者。谁能预测自己一生不遇上假医、假药呢?当郭德纲在为没有审批的药品大做广告时,恐怕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一个给人们带来欢乐的人,有时也可能正是人类生命的终结者。假如没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我们还有什么渠道知道浙江柳市的电器是纸糊的吗?已经有多少条生命、冤魂被纸电器夺走了,而我们自己和家人还健在,难道不是一种侥幸逃过的劫难?
我们也许是矿难的幸存者。因为我们生在城市,因为我们生在生活相对富裕的地区,因为我们生在不需要去挣那些血汗钱、卖命钱的地区,我们才没有死于矿难。
更因为我们的邻居,尽管不是每个人都面目姣好、和蔼可亲,毕竟没有为了一己私利而私藏炸药,没有炸药也就没有把我们在睡梦中送到天国,没有和唐山大地震的遇难者为伴。就是为了这一点,我们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应当向我们的邻居送上天底下最灿烂的微笑。
30年河东河西。30年同胞逝去。30年天上地下。30年亲人永隔。30年哀思泉涌。30年缅怀不绝。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题歌:和谐。这也是全人类最终的选择。让我们祈祷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创造人与人的和谐。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