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时间的重点句型(体现时间重要性的句子)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5 18:26:45

    我们在言语学习中知道,常规找重点句的方法,微观看关联词,宏观看行文脉络。常见的关联词有因果关系关联词、递进关系关联词、并列关系关系词、转折关系关联词和必要条件关联词。常见的行文结构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分总分和分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重点句。比如以下这个例子:

    【例1】刘德华对梁朝伟说“我以前没的选择,现在我只想做个好人。”

    【例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例1中,刘德华的话的重点在于我想做个好人,而不是以前。例2则是从少年到如今的变化。重点也是说如今的事情。也就是说两个例子都是先说之前的情况,又说之后的状况,而侧重点在之后的状况。因此,可以总结出一个套路就是,如果有以前和现在的对比,且二者构成转折,第二句话的如今引导的句子为重点句。常见的一些关键词有”现在”“如今“”目前“等等。

    【练一练】

    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和艺术潮流中,丧失民族特性的艺术家和作品都会成为外来艺术的附庸和追随者。这不但使民族文化处于被改造的弱势地位,还会让艺术家丧失民族自信心,这样的创作无疑也是缺乏活力的。近些年,当代绘画的活跃和繁荣,不仅仅得益于艺术家日益扩大的视野和活跃的创作思想,更得益于中国艺术家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挖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艺术创作离不开民族特性

    B. 艺术家应该保持民族自信心

    C. 绘画的繁荣得益于本土文化元素的挖掘

    D. 民族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目。问题问的是意在说明,因此是意图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文段。文段开始讲丧失民族特性会给艺术家、民族文化甚至艺术创作带来一定的危害,第二句通过“不但……而且……”进一步论证其危害性,最后以当代绘画为例对前文观点进行论证。文段为“总—分”结构,首句为主旨句,说明民族特性丧失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危害性。意在强调不能丧失民族特性。

    第三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来源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52题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