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申论 公文类型(常考的公文类申论题)
- ·下一篇文章:申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申论作文)
申论古语名言警句(申论古代名言)
2018年辽宁公务员申论备考:必看古语名句
一、通论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典出:老子《道德经》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典出:唐·李世民《帝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典出:刘禹锡《浪涛沙》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典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典出:《周易·系辞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典出:孔子《论语·卫灵公》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典出:《诗经》
二、辩证篇: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典出:唐·杜荀鹤《泾溪》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典出:南宋·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典出:战国·尸佼《尸子》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典出:孙武《孙子兵法·虚实篇》
三、政治篇:
(一)政治篇之论修身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典出:宋·王安石《洪范传》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典出:苏轼《范增论》
(二)政治篇之论信念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典出:《吕氏春秋·诚廉》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典出: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三)政治篇之论笃行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典出:明·刘基《拟连珠》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典出:《尚书·周书·周官》
(四)政治篇之论治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典出:老子《道德经》
“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典出:(宋)《二程语录》
(五)政治篇之论法治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典出:《韩非子·有度》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典出:《韩非子·诡使第四十五》
四、经济篇:
(一)经济篇之论创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典出:《周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典出:《大学》
“不日新者必日退。”典出:北宋·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五》
(二)经济篇之论人才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典出:班固《汉书》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得其人,失其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典出:白居易《策林·辨兴亡之由》
(三)经济篇之论发展
“万仞高山,始足于稳。”典出:俗语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典出:《史记》
五、社会篇:
(一)社会篇之论民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典出: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典出:《尚书·五子之歌》
(二)社会篇之论管理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典出:《答福建巡抚耿楚侗》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典出:《管子·牧民·四顺》
(三)社会篇之论道德
“德不孤必有邻。”典出:《论语》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典出:《左传·隐公六年》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典出:俗语
(四)社会篇之论合作
[1][2]下一页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