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文化类申论范文(文化类申论范文)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03:27:52

    国考近年考试对考生规范性词汇要求较高,导致学生很多时候看着材料却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去表达,成了“茶壶煮饺子——倒不出”。今天中公教育专家给您答疑解惑,送您一剂良方,带您一起看看材料中常见的文化类话语究竟用什么样的规范性语言正确恰当。

    1、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8%以上,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按照规划,科学制定产业政策,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并推动一批文化产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有效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制定文化发展规划

    2、着力推进文化资本市场建设,培育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源的有效对接,为文化产业投融资和产权、股权、版权交易提供服务。——提供文化产业服务

    3、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市设立文投集团和文化产业基金,鼓励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研发新型金融文化产品,为中小微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充分依托现有的展会平台,加快培育文化产业社会中介组织,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宣传推介服务。积极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文化出口基地和项目、文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工作——激发文化主体活力

    4、优化人才引进、培养环境,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创作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现代传媒、网络新技术、工艺美术、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经纪人等领域的各类文化产业人才。——强化文化人才支撑

    5、抓住互联网等数字技术革命的契机,以特色文化和文化创意为根基,推动文化与农业、科技、金融、旅游、信息、教育、制造、体育、设计等实现深度融合。——文化融合发展

    6、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不断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政府文化职能

    7、善于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多种管理手段,加快文化立法,加强行业自律,做到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创新文化管理

    文化是常考常新的考试重点,备战国考还需各位学子多总结,多思考,多记忆才能把规范性表述深入学习,牢牢掌握,灵活运用!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