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怎样区分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关系)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7 16:22:44

    【导读】

    十四大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弊端。宏观调控有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考试如何区分是重点。

    一、知识介绍

    1.经济手段——最主要的手段,包括:

    (1)经济计划

    比如我国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发展规划、十年计划等。

    (2)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

    一般是间接调节,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手段→触动市场参与者利益→调节引导市场参与者的经济活动)

    2.法律手段

    国家制定和运用法律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法律监督。

    (1)经济立法,制定法律:

    比如国家制定《个人所得税法》。

    (2)经济司法:运用法律:

    比如打击虚假广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3)法律监督:

    比如根据《食品安全责任法》对食品行业进行安全大检。

    3.行政手段

    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禁止、整顿、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一般都是直接调节,且带有强制性。

    比如房地产调控政策,限售、限购;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等;国家旅游局规定:十一黄金周期间各旅游景点不得擅自涨价。

    二、例题展示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

    A.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物价部门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

    C.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答案】A。解析:B选项核准公共交通的价格并不是为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所以属于行政手段;C选项是法律手段中的经济立法;D选项是行政手段,故本题答案选A。

    三、考查形式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宏观调控的手段以理解性考查为主,结合案例考查所体现的手段,主要考查区分。所以各位考生在针对此知识的掌握以理解为主,根据材料选择符合要求的答案。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