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申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 发言稿(有关古村落的保护的申论作文)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9 04:44:51

    【导读】

    安徽西递、宏村以世外桃源般的风景展现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福建土楼以别致的客家传统圆形建筑展现民俗风情......这些古村落是我国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宝贵遗产,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它们也是我们对乡土中国的记忆,对乡村文化的怀念。所以,要留住古村落古香古色,还要传承好古村落的文化内涵,让古村落留得住,活得好。

    让古村落“留得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村落被建筑学家喻为“空间说书者”,穿越千百年,在势不可挡的现代化潮流中,同样面临变革。大规模拆迁、火灾等自然灾害,满目的商铺,满耳的市声,安详静谧的村庄从此消逝。随着古村落消逝的是古村落中的独特民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在古村落的开发保护中,要保留住古村落的原汁原味,避免建设性的破坏。闻名世界的乌镇,承接古镇文脉,保持古镇风貌。不仅完成了对大量历史建筑的修复与保护,更在留存历史文化原生态风貌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了修旧如故、管线地埋、地方传统文化挖掘、控制过度商业化等做法,在国内率先走出了历史街区文化保护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乌镇的开发要以保护为前提的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保留古村落的原貌,才是真正的传承。

    让古村落“活得好”。古色古香的老房子,不仅是旅游景点,更是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世世代代生活在古镇的村民是古镇长远发展的灵魂。西塘古镇就进行了“活态”保护,不仅要保留古镇,还要让古镇“活”起来。以原住民为主体,不搬不离、和谐人居,在保护原本风貌的基础上开酒吧、建客栈,首先是一个社区,其次才是有着生活内涵的景区。景区与社区共建共融,使得源源不断的游客追寻生活的气息而奔向西塘,保留下了生活的诗意。也有在一些古村落,留不下村民,将原住民迁走,搞起了“博物馆式”开发。一旦只见物不见人,古村落就失去了烟火气息。古村落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建筑,而且还是古村文化的保护。是为了保留住古村落的精气神。

    古村落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经过历代打磨,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安慰。保护古村落,不仅要留住古典韵味,而且要让古村落“活”得精彩。让古村落中绽放出古典与现代、过去和将来碰撞的火花。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