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行测题库及答案解析(行测题在线测试)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6 04:14:58

    【行测练习题】

    1、历史上的“建安文学”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为领袖,其中曹操《短歌行》里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关于杜康大家都知道和酿酒有关系,据史料记载“杜康始作秫酒”,那么秫酒用哪种农作物酿制而成呢?

    A.高粱 B.小麦 C.葡萄 D.大米

    2、说起唐诗,历史上有著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其中天才少年王勃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代表作《滕王阁序》妇孺皆知,开篇前几句这样写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此?滕王阁现在哪个城市?

    A.南昌 B.登封 C.岳阳 D.武汉

    3、诗仙李白作为中国诗词最著名的代表,代表作不胜枚举,其中有一篇叫《梦游天姥吟留别》,里面提到的天姥山有“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的美誉。诗词中还出现“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里面也提到了天台山,其实在不远处还有一座天目山,关于这几座山都在一个省份,据你?是哪个省?

    A.江苏 B.浙江 C.四川 D.西藏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A。中公解析:如果有同学知识面非常广,可以很容易得知秫酒是用高粱酿制的。如果没该方面常识也可以结合经验做出一些判断,比如葡萄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引入的,而酿酒师祖杜康大约生活在夏商时期,可以排除C。大米一般适合种植在南方亚热带、热带气候地区,而杜康居住地大约在现今河南境内,可以排除D。

    2、【答案】A。中公解析:如果有同学知识丰富或者恰好是南昌的,这道题目就很简单了。当然更多的同学可能不了解这个常识,可以结合题目进行推理,“地接衡庐”中“衡”指湖南衡山,“庐”指江西庐山。选项C是湖南的,但应该能猜出岳阳市有岳阳楼。选项A是江西的,可以直接选A。干扰性B登封属于河南的,容易被“豫章故郡”里的“豫”误认为河南,其实登封市有少林寺。D武汉有著名的黄鹤楼。

    3、【答案】B。中公解析:诗句开篇前几句这么说的“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越人可以猜想应该是指古代越国人,如果大家有一些基本常识可以判断当年越国就在浙江绍兴附近,直接选择B。另外,从“半部全唐诗”,可见天姥山应该是在唐朝时期人流量比较多的地方,相对来说,C四川D西藏可能性比较小了。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