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则(预防药物不良的症状)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31 00:58:19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合理地使用药物会迅速治愈疾病、减少痛苦。相反,不合理地使用药物,不但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达不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而给患者造成危害。本期的医学基础知识,中公卫生人才网带大家了解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注意事项。

    要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严格选择适应证,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病情不需要或者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诊断不明者,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如抢救磷化锌(无机磷杀鼠药)中毒的病人,不可错用解磷定。对于药理作用不清楚者,禁忌使用。此外,许多药物的商品名很相似,要注意鉴别并详细阅读说明书,以免误用。如抢救心绞痛的病人,误将消炎痛看成消心痛应用,不仅会延误抢救,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2)掌握药物的剂量、剂型:药物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服药剂量越大,毒性作用越强。因此,须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加量或减量。此外,要注意患者机体各脏器的功能情况,如肝、肾功能减退时,应使用对肝、肾功能无损害的药物,并减少用药剂量。老人和儿童对药物耐受性常低于青壮年,用药剂量要适当调整。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血药浓度,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也易引起不良反应。

    (3)了解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易引起变态反应的药物,使用前须做皮试,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应禁止并用。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

    (4)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的不同,对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分布各异,使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都有区别。一般能口服获得疗效的就尽量口服给药,能局部用药者就不全身给药,这样也可以减轻或防止部分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些抗肿瘤药局部给药,能提高疗效,不良反应也少,相反,全身给药,疗效低,不良反应也多。

    此外,为了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生产厂家应严把质量关,提高药物的纯度,减少杂质。同时还应注意包装、保管、运输、销售过程中的保护,尽量消除药物流通过程中的污染。

    今天关于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更多医学基础知识,尽在中公卫生人才网!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