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题库 > 公考真题

    社交平台存在的问题(社交网络平台的弊端)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8-24 13:00:16

    2016年12月,20岁的湖南大学生小伟通过QQ群和网友相约自杀,小伟的父亲假扮网友卧底该QQ群救下一名轻生者,但第二天,小伟却另约他人在长沙跳楼身亡。近日,这则相约自杀的消息引起轰动。河南商报记者加入这样的“相约自杀QQ群”进行暗访,发现这些群里竟充斥着各种“自杀攻略”。(12月12日大河网)

    QQ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会使负面情绪在小范围内像病毒一样相互传染。在传播学中,一个封闭的群体往往也更容易走向极化,自杀情绪会在反复感染中被认同和强化,如此负面的促进作用难免会衍生悲剧。

    虽然看上去QQ群是悲剧发生的“中介”,可是社交平台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让消极的人陷入悲观螺旋,交流有助于我们疏导负面情绪是被广泛承认的。山东大学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在对中国大学生自杀意念进行研究时发现,在社交中增强沟通有助于负面情绪的消解,社交可以成为预防自杀的方法之一。社交的积极作用提醒着我们,要让社交平台物尽其用,切莫成为负面情绪的放大镜。

    面对网络中的消极情绪时,我们虽然不能一蹴而就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却可以换个思路,从社交平台介入,力所能及地挽回仅此一次的生命。

    如今大数据异军突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方兴未艾,我们可以尝试用户举报、人工巡查等方式进行主动防控,通过数据监测,当“自杀”“自残”等危险性的词汇高频出现时,能够及时反馈给后台,延伸出一系列干预机制,例如查封QQ群,提供超链接网络心理辅导等。就像当我们百度“我想自杀”后,首先出现的是当地的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电话,社交平台也可以予以借鉴,充分运用大数据记录,为长期关注“自杀”信息的人提供更多正面的线索,积极的信息。

    社交平台发展的初衷在于帮助我们实现及时交流,它的正面作用应该被发扬光大,而不是成为负面情绪的扩音器、放大镜。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当绝望的人利用技术“抱团取暖”,寻找归宿感时,我们也要随机应变,用网络监管把社交平台变成预测站、警报器,在不侵犯国家安全和个人财产的情况下,成为有自杀意象的人坠落之前的“防护栏”。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社交平台能够利用专项防控提前识别自杀意象,那么它不仅不会让负面情绪互相感染,反而可以为阻止一个生命的陨落而出一份力。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