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问答题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原则)
- ·下一篇文章:特殊因素模型(数学特殊模型)
防霾行动宣传标语(防霾治霾建议)
坚持“以人为本”,把困难考虑得更多一些,把应急减排措施做得更细更实一些,对减轻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新一轮灰霾天气过程。环境保护部4日专门发函要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市)人民政府,积极做好应对工作,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做好应急响应。北京市应急办5日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明确了7日至9日全市应采取的健康防护措施和应急减排措施。
就在几天前,11月26日夜间至12月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遭遇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应对中暴露出一些不足:部分企业应急减排方案未落实,少数企业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依然突出,机动车限行措施打折扣,施工和道路扬尘问题依然存在,引发了舆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讨论。
因此,应对新一轮空气重污染过程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总结了经验教训,采取了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确保应急预案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等有力举措,值得肯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重霾,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的防台风理念,值得借鉴。当时,他明确要求:不怕“兴师动众”,不怕“十防九空”,宁听群众一时骂声,不听群众事后哭声。从此浙江确立了“关键不在损失,而在生命安全”的防台风理念,筑起了一张覆盖城乡的防灾、减灾、抗灾“安全网”。
防重霾和防台风,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之处。一方面,重霾和台风都是对人民群众可能产生极大危害的灾害,影响范围广泛,涉及人口众多,绝不可掉以轻心;另一方面,精准的提前预报十分重要,但“天有不测风云”,霾和台风在预报预警上都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防霾坚持“以人为本”,把困难考虑得更多一些,把气象条件的恶劣估计得更足一些,把各项准备工作尽量提前一些,把应急减排措施做得更细更实一些,对减轻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大民生实事,预防措施适度提前并加力,哪怕“兴师动众”,也是值得的。
当然,临时管控措施只是“治标”,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才能“治本”。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两年多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一定遏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初见成效,这一点,绝不会因为出现一两次比较严重的重污染过程就一笔抹煞。但是,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大大超过环境容量,《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因此,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等治本之举,还需加大力度、抓铁有痕地持续推进。坚持标本兼治、应急减排和常态治理并重,空气质量才能逐步改善,灰霾现象才能逐渐消除。
五中全会明确了“五大发展理念”,强调了操作层面的“五个更加侧重”,其中,“绿色发展”被放到了更高位置。这也让人们有更多信心,齐心协力,行动起来,一起向污染宣战,迎来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相关文章:
第1篇 考事业单位面试题(事业单位面试常考题型) 作者:admin
由于大家的心理等原因,每年的面试考场上还是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与回答,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十大囧事。看看备考中的你会不会也曾有过这样的囧境呢。十大囧事第十名:超女也考事业单位“各位评委好,我是1号选手!”面试考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好,而且大多数是女生这样说。初听只觉得别扭,但说不清别扭在哪,仔细一琢磨才发现,原来就别扭在这“评委”和
第2篇 综合分析面试万能的开头(综合分析面试题开头结尾) 作者:admin
从以往的公考面试可以看到,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要素一直都是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因此把握好综合分析这类题型的作答,对于想要取得面试高分的同学来说,至关重要。再加上目前面试已经进入了3.0时代,不像面试1.0时代和2.0时代,只需要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有一些内容即可,而目前的面试3.0时代要求不仅仅是外在得体、表达流畅,更
第3篇 帮我普及一下玉米(玉米了解) 作者:admin
公考常识3000问豪华升级版:公务员常识40000问3000问在手公考常识不再发愁!2016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篇高分必备常识判断是每年多省公务员考试不可回避的专项,也是考生备考最难把握的,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时政等多方面。考生经常抱怨备考抓不住重
第4篇 人文关怀申论作文(人文关怀新举措) 作者:admin
[提出观点]人文关怀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中亟待弥补的短板。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将带来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深刻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权威论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
第5篇 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中心论点(数字时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作者:admin
在加强隐私保护成为共识的背景下,怎样处理好维护个人权益与合理使用信息的关系,成为信息社会必须直面的现实课题以保护个人权益和促进信息流通为准绳,找到信息利用和安全的平衡点,有助于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日渐融入生活,大数据、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