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平语”近人:建设航天强国
- ·下一篇文章:北京林业大学综合保障部幼儿园招聘启事
2023年安徽省乡镇机关公务员专项招考笔试考试大纲
2023年安徽省乡镇特招公务员笔试大纲依据《安徽省2023年乡镇机关公务员专项招考公告》。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和应聘论文。为便于考生复习,制定本考试大纲。一、行政职业能力考试(一)考试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题目为客观题。考试时间限制12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需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书写笔或签字笔、2B铅笔、橡皮等。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您选择的选项。在非指定区域或使用非指定笔作答无效。 (三)考试内容、题型介绍及举例。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主要通过客观纸笔测试的方式,测试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适合测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语言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与推理等。以及数据分析。 1、常识判断主要考验考生应该了解和了解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考查对国情社会国情的认识和综合治理的基本素质,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等学科。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例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我们党决心实现中华民族永恒的伟大事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它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和极其光荣的使命。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必须谦虚谨慎,努力工作。我们一定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性,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辉煌的篇章。 A。敢于斗争、善于斗争B. 艰苦奋斗,勇往直前C自信、自立、堂堂正正、创新D.联系群众,自我革命(答案:A.)例2:下列教育家与其代表作对应不正确的是: A.韩愈--《师说》 B . 颜元--《存学篇》 C孟子--《劝学篇》 D.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答案:C。仔细考察四个选项后,根据判断可以判断A、B、D三个选项与题意不一致相关历史和文学常识,故正确答案为C。) 2.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验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书面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和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单词和句子的含义;总结阅读材料的中心和要点;判断新构成的句子是否与阅读材料的原意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隐含的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和目的;例1:在古典农业社会,人们的怀旧与城市关系不大。那时的思乡之情,大多是因为不被赏识的人才漂泊,以及战乱带来的无法回到故乡。如今,“怀旧情怀”大多是有城市生活经历的人所表达的。他们担心的是“在城市好不好找工作、买得起房子”等等。过去随时可以回的家乡,正在城市化运动中逐渐消失。因此,他们对乡愁的感受可能根本不是同一个方向,甚至可能是“城愁”。在划线部分中按顺序填写的最适当的项目是: A.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认知B. 位移理解C. 离家认知D. 饿冷认知(答案:C。从上下文和词本身的意思来看,选项C 比较合适。
)例2:在古代,每当发生战争时,工匠就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工匠掌握了传统社会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如今,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手工技艺,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却可以借助现代技术得到提升,继续为大众服务。这段话旨在说明:A.与现代技术联姻是发展传统工艺的有效途径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C.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传统手工艺D.现代技术可以解决限制生产的传统工艺问题(答案:A.从文章最后一句“传统工艺”借助“现代技术”进行“改进”可见与现代技术的联姻可以使传统工艺得到发展,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例3:“碧水天上青,桥边人说话”。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千年古镇——乌镇开幕,再次点亮“互联网之光”,人们看到了数字化未来。从2014年的4G到2018年的5G,数字世界要真正造福人类,只有互信才能在虚拟网络空间进一步凝聚共识;只有共治,互联网才有原则、有规则,数字经济发展才能更强。划线部分最恰当的句子是: A. 互信共治是彼此的基石B. 互信共治是根本原则C. 共治是互信的未来D.互信是共治的基础(答案:B。后文的平行句型“唯有互信……唯有共治”强调了“互信”和“共治”的重要性,并且也限制了需要填写水平线,所以先排除C和D,只是起到两者作用的简单陈述,与后面文本的强语义不相符。 )例4:这种工匠。精神是儒家伦理在工匠活动中的体现。其技艺的修炼与运用,“修身”的信念和“利民”的情操,以达到“德艺双修”、“商巧达”的至善境界。 我国古代工匠精神是“尊德”、“崇艺”,最终走向“道术融合”。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认为,教师职业与工匠精神是相通的。 韩愈在其《进学解》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 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有悠久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品格和智慧。 《礼记?学记》 将工匠经验的传承与教师的教学进行比较,以工匠技能的传承为教师学习的榜样。将以上6句话重新排序。正确的词序是:A.B.C. D. (答案:C。根据各句子的内容和语言的逻辑顺序,判断正确的顺序为答案C。) 3、数量关系主要考验考生理解和掌握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等,常见题型包括:数值推理、数学运算等。 数值推理。每个问题都给出一个数字序列,但其中一个项目缺失。要求申请者仔细观察序列中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排列规则,然后从四个可用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优的答案。用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缺失的项目,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示例:仔细观察数字顺序。括号内应填的数字为: 1 6 18 40 75 126 ( ) A. 144 B. 156 C. 178 D. 196 (答案:D.
给出的前6 项是通过等差数列:1、2、3、4、5、6 和二阶等差数列:1、3、6、10、15、21 的相应项相乘获得的。根据这条规则,括号里的数字应该是728=196。因此正确答案是D.)计算。每题提供一个算术表达式或一段表达数量关系的文字,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算术规则,并运用其他数学基础知识准确地计算或推导出结果。迅速地。示例:半径为4 厘米的圆柱形容器装有一部分水。依次放置三个半径为4cm的小球后,水面刚好覆盖最上面的小球(水不溢出)。那么在放入球之前,容器内水面的高度为: A. 2cm b. 4cm C 6cm D. 8cm (答案:D。假设需要的高度为h,那么根据题意,有,得出:因此,容器内水面的高度为8cm。) 4、判断推理主要考验申请人对各种事物之间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能力涉及对图形、文字概念、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常见题型包括:图解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图解推理。每题给出一组或两组图形,要求考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并选出符合规律的图形。例题:(答案:D。题干前四张图所示的规律是:公共部分是三角形。根据这个规律,正确答案应该是D。)定义判断。每道题首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考生根据定义选择最符合或最不符合定义的答案。举例:共享经济是指借助网络第三方平台,以暂时转让闲置资源使用权为基础的生产要素社会化,提高现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创造更多价值,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根据上述定义,以下经济活动不属于共享经济: A、王某通过网络平台订车去机场,方便快捷; B、李某通过网络平台借钱炒作炒股并获得预期回报C. 张从网上平台购买外卖,在家享用美味D. 马云出行前在网上平台预订民宿,抵达后入住(答案:B. 根据给出的定义题干中,正确答案是B。)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单词,要求考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备选答案中逻辑关系最接近或相似的一组单词。例:螺丝:螺母A.水杯:保温瓶B.螺纹:纽扣C.插头:插座D.筷子:碗(答案:C.螺丝和螺母是必须配合使用的一组东西。插头之间的关系选项C中的插座与螺钉和螺母之间的相同。)逻辑判断。每个问题都给出了一个被认为是正确且不容置疑的陈述。考生需要根据该陈述并使用一定的逻辑推理来选择最合适的答案。例:考古学家在一次考古发掘中,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了许多先秦时期的夔陶器。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侵蚀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器碎片后来被冲进唐代墓葬中。以下哪一项如果正确,最能挑战上述专家的观点? A。这座唐墓中还发现了许多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渗漏、塌陷的迹象。唐代文人能写夔书。 D、唐代的丧葬习俗是将墓主最喜爱的物品与墓主一起埋葬(答案:B.
在这个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塌陷的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侵蚀”的可能性,最质疑专家的意见。 ) 5、数据分析主要考验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数据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处理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图表、数字和文字材料组成。对于一条数据,一般有五个问题。申请人需要根据数据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问题含义的答案。例:根据以下数据回答问题: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按经营地点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39119亿元,下降4.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2862亿元,下降3.2%。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352453亿元,下降2.3%;餐饮收入39527亿元,下降16.6%。 2020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9.9%,饮料增长14.0%,烟酒增长5.4%,服装鞋帽、针织纺织品下降6.6%,化妆品增长9.5%,金银珠宝下降4.7%,日用品增长7.5%,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下降3.8%,中西医药增长7.8%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8%,家具类下降7.0%,通信设备类增长12.9%,建筑及装饰材料类下降2.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4.5%,汽车类下降1.8%。 2020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图2016-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19年增长20%左右。 A.增长3.9% B.下降3.9% C.增长4.2% D. 拒绝4.2% 答案:B2。从以上数据可以推断出:A、2020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与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差额为27万亿元B、2017年至2020年,有2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同比增长超过10%。 C. 2020年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饮料、化妆品、家具增速均高于生活必需品D. 2016年至2020年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84万亿元。答案:D 2.申请(1)考试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试题目为主观题。考试时间限制15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需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书写笔或签字笔、2B铅笔、橡皮等。作答时,必须用黑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用现代汉语作答。在非指定区域或使用非指定笔作答无效。 (三)考试内容报考考试主要考查公务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特别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由三部分组成:注意事项、给出信息和作答要求。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理解给定信息的主要内容,掌握给定信息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给定信息。对所涉及的观点和事实提供适当的解释。实施能力——准确理解上级要求和工作目标,根据法律、法规、政策等和基层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实施措施,有效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给定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方法。书面表达能力——熟练使用指定语言准确、合理地解释、陈述或解释事件和观点。
能够根据工作任务,熟练使用规定的语言,结合给定的信息,恰当地组织语言,准确、得体、有序地进行书面表达。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