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项目聘用人员招聘启事
- ·下一篇文章:异地公务员待遇更好嘛(异地公务员待遇更好么)
公考申论积累:习近平谈生态文明10大金句
我想写一篇好文章,但我没有资源。这是很多考生在审阅essay时都会遇到的问题。今天,工考通(www.chinagwy.org)整理了人民网发表的《习近平生态文明十大金句》一文。考生可以收藏学习。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金句”。本报选取其中10篇进行整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要绿水青山,更要金山银山。宁有绿水青山,不有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2013年9月7日,他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指出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于人和思想。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不是要破坏它们,而是更好地保护它们。
—— 2014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高质量和效益。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无价之宝,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个简单的道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 2016年9月3日G20工商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
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我们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休养生息。和空间。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一定要算大账、长期账、总体账、综合账。不因小事而失大事,忧一事不忧,一时食多,急功近利。
——2015年1月在云南视察工作时的讲话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场深刻的发展理念革命。这就要求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放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放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次性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动力源泉。为展示国家良好形象、让中华大地更加蔚蓝而努力。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 2017年5月26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之美永存人间,回归自然的宁静、和谐与美丽。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遍的民生福祉”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福祉。
—— 2013年4月10日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福祉、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2013年5月24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遍的民生福祉。我们坚持生态惠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着力解决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4.“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当前、利未来的事业。”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当前、利未来的事业。在这件事上我们别无选择。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艰巨性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定决心治理环境污染、建设好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 2013年5月24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过度消耗造成的。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支撑当代人的幸福生活,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的基础。
—— 2017年5月26日,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5.“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
如果仍然粗放式发展,即使实现了GDP翻一番的目标,污染又会怎样?到时候,资源和环境可能根本无法承受。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把经济总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而继续产能过剩,那会是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呢?随着经济的好转,人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甚至出现强烈的不满情绪。情况如何?因此,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仅仅视为经济问题。这涉及很多政治因素。
—— 2013年4月25日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期盼和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6.“土地、河流、森林、田野、湖泊、草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我们必须认识到,山、河、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使用控制和生态恢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植树者只植树,治水者只治水,护田者只护田,就很容易只顾一处而忽视另一处,最终对生态造成系统性破坏。一个部门负责境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的管控,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修复,十分必要。
——2013年11月在解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时指出
山川、森林、田野、湖泊、草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统筹谋划、总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区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7、“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生态效益等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引导和约束。要建立问责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要追究终身责任。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 2013年5月24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落实,使制度成为刚性约束、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8.“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认真贯彻法律法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一致性原则权责明确、终身问责,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领导干部,要严肃追究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纪检监察机构、组织部门和政府有关监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 2017年5月26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做到各部门保护土壤有责、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共同努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对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正追责、敢于追究、严格追究、终身追究。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勇于担当、能吃苦、能战斗、能贡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保队伍建设,积极扶持敢于做事、能做事的干部。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9、“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当生态衰退时,文明就会衰退。”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就。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上,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有很多。
—— 2013年5月24日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历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当生态衰退时,文明就会衰退。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10、“共建全球生态文明,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深入开展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共享,共同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地球。
—— 2013年7月18日,致贵阳国际生态文明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
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共同建设全球生态文明,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要落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建设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