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手机版| 职校网|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一级消防工程师|经济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导航
  • 各地招聘直达: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事业单位新闻

    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的目的(全面放开城镇落户)

    作者:admin  来源:www.zxedu.cn  发布时间:2025-09-06 19:10:49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2016事业单位面试热点《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希望各位考生可以通过本篇文章对事业单位面试有所了解和掌握,在以后的面试中灵活应用,一举成功!

    【材料】

    近日,记者赴安徽、四川、湖北等地调查发现,多数试点中小城市已经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虽然农民进城落户已实现“零门槛”,但农民落户意愿普遍不高,有县城2015年农转非仅200多人。随着农村户口“含金量”逐渐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在城市买房、工作、生活,但选择把户口留在农村。

    【解析】

    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写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5》显示,去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但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9.9%,两者之间存在着16.2个百分点的差距。这意味着,很多农民工虽然人在城市,户口却在农村,“人”与“户”处于长期分离的状态。

    中小城市户口价值难以打动农民,而农村户口“含金量”日益上涨,农民自然不愿进城落户。过去,农民千方百计进城落户,是因为城市户口价值大于农村户口价值,而今中小城市户口的价值不明显,就会缺乏吸引力。

    农民认为自己的“根”在农村,只有户口在农村才能把“根”留住,让自己以后有退路;土地与户口往往连在一起,由于近些年土地价值日益上涨,农民自然不想失去土地分红,因为这是农民翻身的主要依靠。

    用更充分的理由去吸引农民进城落户,让农民看到进城落户有更多好处,他们才能心动并有所行动。

    首先,要大幅提升中小城市户口价值。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和城市人一样多的公共服务。尤其是中小城市,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公共服务建设,也要努力向大城市看齐,不断吸引农民工们进城落户。

    其次,要把土地权益与户口剥离。如果农民进城落户不影响其土地权益,照样可以拿到土地分红,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会更高。

    总之,只有加强统筹规划,让中小城市发展更具活力,让农民尝到中小城市户口的“甜头”,户籍改革目标才有望实现。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

    免责:本网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更多]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条)
     职校网
     职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