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事业单位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常识)
- ·下一篇文章:如何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公务员(申论综合分析怎么答)
大学有偿替课(高校替课现象)
【相关背景】
在课堂上替“雇主”喊次“到”就可以轻松赚到一二十元钱。大众网记者调查发现,在驻济高校众多替课QQ群里,“有偿替课”俨然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替课明码标价,有的“替课族”能月入千元。(5月16日大众网)
【各方言论】
光明日报熊丙奇:毫无疑问,请人替课,或者提供“替课”“买卖论文”这些服务,都是明显违反学生管理规定、破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严重不诚信行为。但是,近年来,对于“替课”、买卖论文现象,大家已经见惯不怪,甚至发展到有大学生把这作为创业的“商机”,开发专门的“替课神器”,以方便学生“购买”替课服务。为何会出现这种荒谬局面?
这首先源自有关部门和高校,没有对这类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追查,追究参与者的责任。这无疑给这类行为提供了灰色生长空间,变相助长这类灰色交易。去年,媒体曾暗访提供代写论文的机构,获得了购买服务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名单,当时,舆论呼吁有关部门和高校,要顺藤摸瓜,追查所有购买代写论文服务者的责任,可是,媒体报道后,却不见下文,这意味着,就是参与“替课”“代写论文”被发现,也是零风险,这显然无法对学生进行正常的行为规范和学术规范教育。
我国部分高校存在重视学术研究而忽视人才培养的现象,因此,教师对教学的投入不够,确实存在教学质量不高、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一些学生逃课,请人替课,并不觉得可惜,这除了有些学生本来便以混文凭为目的之外,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大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上课枯燥乏味。另外,学生逃课还与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有关,有的课程只进行期末测试,测试通过即拿到学分。而在国外,教师特别重视过程管理,把学生上课情况与平时完成作业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组成,学生逃课很难通过这一门课拿到学分。但是,不能因为管理、评价体系有问题,就令灰色行为合理化、合法化。
合理、合法的做法应该是,既要对学生的违规、不诚信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罚、教育,又要针对这些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学校治理改革,包括改革对教师的评价,引导教师重视教育教学,加强对教育质量的过程管理。各种灰色现象的长期存在,对我国高校的办学和学生的成长会是严重的伤害。这还不仅仅是学生荒废学业的问题,此外,高校对学生进行的是反教育--大学生没有通过大学学习基本的做人规范。在被“替课”“代写论文”所包围的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甚至可能把进行灰色交易作为生存之道,他们走进社会,会给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怎样的贡献呢?这是值得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整个社会深思的问题。
长江网一涵:在今天很多的大学校园里,正悄然出现着这样一种特殊的兼职:替人上课时答一声“到”,不用认真听课,也不用做笔记,就能轻松挣得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如此轻松地挣钱方式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成为了职业“替课者”,也让很多学生成功地逃离了课堂的束缚,活得“自在而洒脱”。一些替课者之所以无所畏忌,主要在于惩戒不严,失之于宽。一方面,替课者即便被抓到,无论是被替课的还是枪手,大多批评了事,失信的成本太低;另一方面,高校的期末考试往往存在突击情形,临时背笔记,虽然没有亲自上课,但考试成绩不见得不好。如何治理这一乱象值得全社会思考。
首先,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从源头上防范这种现象的露头。大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找人替课,就是“不务正业”,理应摒弃。
其次,学校要转变环境,增强吸引力。现在,面对替课现象,很多高校都在千方百计地严格考勤,但我们都知道,考勤再严格,也只是留得住学生的人,留不住学生的心。还得把心思多放在高校现实环境的转变上,让现实的土壤与学生的正常知识需求进行良好的配合,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合理满足,课堂又能回归本真,替课歪风才能得到遏制。
最后,教师专注于课堂,改变教学风格。如果老师把上课当任务,就容易没热情,上课就难免有些乏味,内容枯燥没有实质知识,课堂就会没有吸引力,那学生又何谈兴趣?这种课程实际的价值和在学生心中的价值都会大大地缩水,学生就容易形成“这种课上不上无所谓”的潜意识,而实际中,与出去实习、实践或者参与活动相比,这种课程的底气也确实不足,替课自然就会出现,风行也是自然。同样是上大课,而有的老师课堂爆满,教师课上得精彩,替课者也会减少。
汉网吴昭宜:从根本上说,有偿替课的蔓延,是大学不重视教学投入、教师不认真对待教学、学生觉得上课没有价值选择逃课、大学明知逃课现象存在但无心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只提表面的上课纪律要求、学生找人替课替做作业应付老师“点名”“检查”而形成的恶性循环。要遏制“有偿替课”现象的蔓延,关键在于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课程教学的过程质量管理。
首先,学校要转变环境,增强吸引力。现在,面对替课现象,很多高校都在千方百计地严格考勤,但我们都知道,考勤再严格,也只是留得住学生的人,留不住学生的心。还得把心思多放在高校现实环境的转变上,让现实的土壤与学生的正常知识需求进行良好的配合,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合理满足,课堂又能回归本真,替课歪风才能得到遏制。
其次,教师专注于课堂,改变教学风格。如果老师把上课当任务,就容易没热情,上课就难免有些乏味,内容枯燥没有实质知识,课堂就会没有吸引力,那学生又何谈兴趣?这种课程实际的价值和在学生心中的价值都会大大地缩水,学生就容易形成“这种课上不上无所谓”的潜意识,而实际中,与出去实习、实践或者参与活动相比,这种课程的底气也确实不足,替课自然就会出现,风行也是自然。同样是上大课,而有的老师课堂爆满,教师课上得精彩,替课者也会减少。
最后,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从源头上防范这种现象的露头。大学生应端正学习态度,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找人替课,就是“不务正业”,理应摒弃。
东北新闻网范丰:大学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个人的文化水平和思想品德应该与老师的辛勤教育教学相长。起码说,要懂得校纪校规,遵守校纪校规,要珍惜美好的读书时光,认真听好每一堂课,为将来走向社会练就一身本领。
让同学“替课”喊“到”,尽管同学为你喊了“到”,却不能代替你课堂学习,只不过是与老师玩了一场捉迷藏游戏而已。不仅荒废了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同时以不诚信的手段公开欺骗老师;以收买的手段,让同学同流合污,是对班级学风的污染,也是对校园风气的污染。支配喊“到”的学生是始作俑者,是“产业链”的第一环,是炮制“替课”喊“到”的主要责任者。管好这第一环,把好第一关,就能有效防止“替课”喊“到”者“产业链”的形成。
有人希望“雇”喊“到”者,有人愿意做喊“到”者,一拍即合,臭味相投。喊“到”者在学习上、做人上有为虎作伥之嫌。受欺骗者之托,行欺骗者之实,以达到赚取不光彩利益的目的。当代大学生应好好学学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得了“雇主”的钱,却失去了“雇工”的人格。别人花不光彩的钱,那是别人的事,自己赚不光彩的钱,就是自矮三分。大学生,不仅要学知识,同样要学做人。要守住做人的底线,不为失去诚信的“雇主”做有价格而无价值的“雇工”。这是应把好的第二关。
课堂上,没有到的学生,结果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到”了,点名的老师一不小心,就上当受骗,难免在课堂上引得学生窃笑。也许老师平时忙于学术研究,忙于备课,抽不出多少时间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因此,给了“雇主”“雇工”们可乘之机。倘若班主任老师做有心人、细心人,课前或课后搞一些突击检查,逃课者很难成为漏网之鱼。同时,深入班级,做专项调查摸底,对发现的“雇主”和“雇工”加强教育,劝导他们改邪归正,从而,从根本上杜绝“替课”喊“到”现象。这是应把好的第三关。
【参考解析】
众所周知,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文化知识,为了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而现如今“替课生意”潜流暗涌,显然已经违背了这一目的,不仅如此,对于此类事件,同学们司空见惯,老师也置若罔闻。部分高校如此这般的学习生态,想想都令人心寒。有人说,这是现行教育下滋生产物,然而对于这种畸形校园生态,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都值得反思。
不可否认,“替课族”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而且让圣洁的大学染上了铜臭味,更为要命的是让诚信这一应有的道德品质与学生渐行渐远。因此,唯有找准“替课”产业链形成的根源,方能破解替课的尴尬局面。
毋庸讳言,严查“有偿补课”,要在监管和处罚力度上下功夫。由教育部门带头,组成检查组明察暗访,并接受群众举报监督。查实从事有偿补课的教师和学校,按规定给予相应处分并追究相关责任。凡违规参与有偿补课的教师,在各级各类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严厉的处罚,严格的监管,将“有偿补课”打入制度的“深渊”,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相关文章:
第1篇 古人对酒的雅称是什么(古代对于酒的称呼) 作者:admin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本文给大家带来“古人对酒的30种称呼”,一起来涨知识吧,建议收藏!1、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2、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第2篇 疥疮是什么病因中医理论(中医 疥疮) 作者:admin
一、疥疮的概述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所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手腕、指缝、下腹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及隧道,夜晚瘙痒剧烈。二、疥疮的病因多因机体蕴毒,日久生虫,兼受风湿蕴结,虫毒湿热相搏,结聚肌肤所致;或因与病人同卧、相互握手直接传染;或使用过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衣裤、被席、用具等间接传染。三、疥疮的症状本病多
第3篇 国考法律常识2021(2020年国家新法律) 作者:admin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即,考生辅导须循序渐进,制定有效的复习备考计划,再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进行复习时还需定期在新私学智能培训系统进行学习成果的测试,哪里不会补哪里,帮助考生快速提高考试分数。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将提供系列法律知识题供考生进行练习
第4篇 王一丁简介(作家王一丁) 作者:admin
当前很多考生的目标是07年国考,我就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有考生问我,国考和地方性考试的主要区别在哪儿?除了在招考对象上有差别以外,在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上也有差别,中央的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公共科目笔试按A、B类职位分别进行。A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和《申论》;B类职位笔试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
第5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什么(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作者:admin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历史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内涵,有力推动了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历史观、以人为本以